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中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字数: 324
  • 出版社: 兰州大学
  • 作者: 编者:王根顺//包水梅|总主编:严纯华
  • 商品条码: 978731106518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7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 篇主要论述了20世纪90 年代至21世纪初,20多 年来理科基地产生发展的 历程,系统总结了在国家 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支 持下,中国基础科学人才 培养取得的巨大成绩;下 篇主要阐述了2010年至 2021年十多年来,中国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出 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初 步改革实践经验与成果。
目录
绪言 上篇 中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1990—2010年) 一 中国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建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 国家理科基地的建立 三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设立 四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管理与实施 (一)制度建设 (二)理科基地评估 五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使用 (一)成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 (二)制定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理费使用暂行规定》 (三)规定了第一笔“基金”的使用方向与分配原则 (四)第一笔经费下拨 (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门制定了关于“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使用的若干规定,用以强化管理 (六)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十五”经费拨付情况 六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取得的巨大成绩 (一)各理科基地采取新的招生办法,生源质量显著提高 (二)在“基金”的支持下,“基地”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三)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四)稳定、吸收和培养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五)理科基地已经成为中国出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一支生力军,成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六)基础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 (七)理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优异成绩 (八)特殊学科点稳步发展,改善了人才断档现象 (九)理科基地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七 基础科学人才成长的自身特点与培养规律 (一)兴趣与爱好是造就科学家的基石 (二)敏锐的观察力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基本素质 (三)丰富的想象力是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翅膀 (四)很强的实验、实习动手能力是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必备的特质 (五)创造性思维是基础科学人才成功的必由之路 (六)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科学研究人才思维的本质特征 (七)有利于自身素质发展的大环境 (八)符合基础科学人才成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 (九)合理的课程体系,知识的高度融合与交叉是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前提 (十)拥有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基础 (十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基本原则 (十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唯一途径 (十三)强化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基础科学人才最佳的教学方式 八 中国特色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新机制 (一)国家重视是实现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二)建立了专门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国家理科基地 (三)设立了专门的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九 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思路 (一)制定了新的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二)逐步建立与完善一套适应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体系 (三)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要拥有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四)能力提高(包括科研训练)在培养基础科学人才实践教学中得到较大幅度提升2ll (五)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选择 十 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管理与资助的评价和反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