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孝经与四书:宋明儒学的意涵新辟

孝经与四书:宋明儒学的意涵新辟

  • 字数: 320
  • 出版社: 天津人民
  • 作者: 张天杰//申绪璐|总主编:何俊
  • 商品条码: 97872011992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5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第一、二章,作 为讨论宋明《四书》与《孝 经》意涵的背景,先交代《 四书》升格运动的历程,以 及《孝经》与《四书》的关 系,再以《论语》诠释为例 ,概述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玄 学化及其所开创的义理解经 ,对宋明经学的理学化,以 及《四书》经典体系的影响 。第三、四、五、六章则讨 论《四书》的诠释与宋学的 形成过程,特别是以朱熹《 四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为 重点加以研究,南宋后期至 元、明、清三代,则是《四 书》的普及,以及诠释的僵 化再至于多元化的时期,心 学思潮、考据学思潮最终导 致了《四书》体系的解构。 第七章则集中讨论作为明代 《孝经》学的典范性著作的 《孝经集传》,黄道周以《 孝经》为经,以《礼记》《 仪礼》《孟子》相关内容为 大传,再以己注为小传,其 结合生命体验的《孝经》诠 释体现宋学独特的思想特色 。第八章则结合《孝经》与 《四书》讨论马一浮的“六 艺论”思想体系,集中于《 论语》与《孝经》二书如何 该摄“六艺”并且进行意涵新 辟等问题。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四书》升格运动及《孝经》与《四书》之关系 第一节 从先秦到唐宋的《四书》升格运动 第二节 《孝经》义理与《四书》之关联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义理解经对宋明儒学的影响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玄学化及其对宋明的影响 第二节 从何晏《论语集解》到皇侃《论语义疏》 第三章 北宋的《四书》诠释与宋学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二程的《四书》诠释及其体系建构 第二节 二程的《论语》诠释 第三节 二程的《孟子》诠释 第四节 洛学门人杨时的《四书》诠释 第四章 朱子《四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宋学的完型 第一节 朱子的《中庸或问》及其道学批判 第二节 朱子《论孟精义》与两宋的《四书》诠释的多样性 第五章 南宋中后期的《四书》诠释与宋学的分合 第一节 南宋《四书》解释的别调:戴溪《石鼓论语答问》与袁甫《蒙斋中庸讲义》 第二节 赵顺孙《四书纂疏》的经典诠释与朱子学 第六章 元明清《四书》诠释之演进与汉宋之争 第一节 元明《四书》诠释的僵化以及宋学的危机 第二节 晚明清初《四书》诠释的多元发展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去《四书》化”思潮以及汉宋之争 第七章 黄道周《孝经集传》的宋学特色 第一节 孔子作《孝经》与《孝经》五微义 第二节 黄道周的生命体验与《孝经》诠释特色 第八章 马一浮“六艺论”与《孝经》《四书》的意涵新辟 第一节 《孝经》与《四书》该摄“六艺” 第二节 《论语》为“六艺”之纲领 第三节 《孝经》为“六艺”之总会 第四节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