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出版调治论

数字出版调治论

  • 字数: 656
  • 出版社: 武汉大学
  • 作者: 张新新|
  • 商品条码: 97873072417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2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数字出版经营 管理”这一核心议题,溯源 至“数字科技-出版”原态这 一数字出版本体,从数字出 版“发展”“管理和服务”两个 基本问题出发,以数字出版 调节活动和治理活动作为研 究内容的核心部分,确立“ 数字出版调节”“数字出版治 理”两个核心范畴,全面阐 述了数字出版调治所辖的十 几个基本范畴和为数更多的 普通范畴,基本形成了中国 特色数字出版调治论。 中国特色数字出版调治 论的提出,推动了数字出版 应用研究的进展。中国特色 数字出版调治论是关于数字 出版调节和数字出版治理理 论的总称,是数字出版理论 建构“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 和重要标志。其中,创新提 出数字出版调节论是基于“ 发展”“调节”两个基本概念 ,立足数字出版产业链调节 、数字出版主体调节、数字 出版项目调节、数字出版制 度调节和数字出版业态调节 等基本范畴,由数字出版生 产方式、调节模式、积累体 制和发展模式所构成的范畴 逻辑系统和知识体系整体。 创新建构了中国特色数字出 版治理理论,提出其是基于 “管理”“服务”两个基本概念 ,立足数字出版意识形态治 理、规划治理、法律治理、 财政治理、税收治理、标准 治理、安全治理、应急治理 和智库治理等基本范畴,由 数字出版治理主体、治理内 容(体系)、治理客体和治 理效应所构成的范畴逻辑系 统和知识体系整体,也是中 国特色数字出版自主知识体 系建构的重要尝试。
作者简介
张新新,男,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大地出版社执行总经理、地质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兼任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多所高校硕士生导师等。曾获全国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北京市出版“百人工程”人才(第一批)、北京市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等荣誉。主持起草新闻出版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在《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编辑之友》等核心期刊发表数字出版文章、论文60余篇,多篇被《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等转载;出版《变革时代的数字出版》《吉光片羽: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转型》等专著、教材10余种;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目录
绪论:“数字科技一出版”原态 ——数字出版调治前提 1 学科本体论说 2 数字出版本体确定的新思路——存在与存在者 3 作为数字出版假设前提的“数字科技-出版”原态 4 小结 第一篇 数字出版调治论的提出 第一章 数字出版概念述评与新解 1.1 数字出版概念述评 1.2 数字出版概念价值与提炼 1.3 数字出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章 中国特色数字出版范畴体系 2.1 由范畴到数字出版范畴 2.2 数字出版范畴体系建构原则 2.3 数字出版范畴体系建构方法 2.4 数字出版范畴体系的框架结构 2.5 数字出版范畴体系的逻辑系统 第三章 中国特色数字出版研究对象 3.1 研究价值 3.2 提炼方法 3.3 多维表达 第二篇 数字出版调节论 第四章 数字出版调节论的理论渊源与科学内涵 4.1 数字出版调节论的理论渊源 4.2 调节理论对数字出版调节的启迪 4.3 数字出版调节论的概念基础、基本范畴与逻辑系统 第五章 数字出版发展阶段 5.1 数字出版发展四阶段论 5.2 数字出版时代阅读变迁 5.3 数字出版业态创新 第六章 数字出版顶层设计 6.1 顶层设计概述 6.2 体制机制创新 6.3 发展路径模式 第七章 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内涵与路径 7.1 出版业数字化战略内涵解读 7.2 基本判断: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系统工程 7.3 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路径思考 7.4 基于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发展思考与展望 第八章 数字出版产品 8.1 数字出版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8.2 数字阅读类产品 8.3 数字游戏类产品 8.4 数字动漫类产品 第九章 数字出版技术 9.1 数字出版技术概述 9.2 数字出版技术的技术形态 9.3 数字技术阶段布局 第十章 数字出版运营 10.1 数字出版的运营概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