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评价研究/国家智库报告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评价研究/国家智库报告

  • 字数: 16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青松//吴田|
  • 商品条码: 97875227354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才是推动哲学社会科 学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 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 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的第 一资源。新时代以来,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界在团结人才 、引领人才、培育人才、激 励人才、使用人才等体制机 制建设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建设哲学社会科 学人才高地意义重大。本研 究在界定基本概念与明确评 价意义基础上,首先梳理了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现状。随后,基于AMI评价 模型,构建起涵盖人才高地 吸引力、人才高地管理力和 人才高地影响力3个一级维 度的评价框架,并基于多源 异构数据,分维度呈现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 情况。最后,总结中国哲学 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的成 功经验、存在的典型问题并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张青松,1971年出生,译审,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委员、办公室(党办)主任。1994年黑龙江大学日语系毕业后,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国际投资与贸易、机构与人才评价、中日经济合作等,曾在日本学术振兴会、大和综研、立教大学等机构做访问学者。迄今出版专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研究》、合著《全球疫情与世界经济》《法院系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西城法院评估报告》《信访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日友好交流30年》(经济卷)等十余部,出版译著《日本地方分权改革》《日本地方自治》《国际经营》等5部,主持参与省部级重大项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评估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评估项目》等十余项。吴田,1988年12月生,山东淄博人。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人才评价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副主任,政府政策与公共治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毕业后,保送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博连读,2016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期间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学一年。研究领域包括人才与学科评价、公共政策与知识生产。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参著2部,在中英文期刊,《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文章40余篇。报送省部级及以上决策咨询类报告20余篇。
目录
一 总论 (一)重要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演进 (二)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制机制建设的辉煌成就 (三)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何以可能与评价何为 (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评价维度 二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现状 (一)中国总体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建设的战略取向 三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吸引力研究 (一)概念界定 (二)现状综述 (三)分维度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 (五)政策建议 四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管理力研究 (一)概念界定 (二)现状综述 (三)分维度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 (五)政策建议 五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影响力研究 (一)概念界定 (二)现状综述 (三)分维度分析 (四)存在的问题 (五)政策建议 结语 肩负评价使命勇攀学术高峰 (一)优化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加快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二)优化完善学科评价体系,弥合知识生产不平等的鸿沟 (三)优化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