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情与具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新路径

共情与具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新路径

  • 字数: 287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孙炳海//范丽婷//虞夏骏|
  • 商品条码: 97873082455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9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浙江省哲学社会 科学新兴(交叉)学科重大 扶持课题(19XXJC04ZD) 研究成果。书稿共四篇。第 一篇介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教育现状。第二篇阐述了共 情与职前教师的亲社会行为 的关系。第三篇从共情的不 同维度、成分入手,论述了 共情对促进在职教师的关爱 行为的重要作用。第四篇聚 焦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具 身路径。通过辩证、实证的 角度探究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总结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特 征,以期为教师教育研究人 员提供启示。
目录
第一篇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现状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取向 第一节 重视结果:教师职业道德的功利论取向 第二节 强调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道义论取向 第三节 关注美德:教师职业道德的德性论取向 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属性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属性:亲社会行为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属性:关爱行为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类型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出路 第二篇 共情与职前教师的亲社会行为 第四章 职前教师亲社会行为的重要表现:社会善念 第一节 社会善念体现以他人为中心的关注 第二节 共情激发职前教师的社会善念 第五章 职前教师亲社会行为的人际传递:广义互惠 第一节 广义互惠让受助者帮助更多人 第二节 共情对广义互惠的作用 第六章 职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亲社会效应:行为同步 第一节 行为同步是师生互动中共情的表现指标 第二节 师生行为同步促进亲社会效应的心理与神经基础 第三篇 共情与在职教师的关爱行为 第七章 观点采择对教师关爱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社会观点采择对教师关爱行为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视觉空间观点采择对教师关爱行为的促进作用 第八章 意图理解对教师关爱行为的促进 第一节 知识经验对教师理解学生行为意图的影响 第二节 专家一新手教师对学生动作意图理解的行为和脑际神经差异 第九章 共情关注对教师合作行为的促进 第一节 教师合作行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 第二节 专家一新手教师在合作任务中的行为和脑际神经差异 第三节 共情关注促进教师合作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与神经基础 第四篇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具身路径 第十章 具身德育的神经生物基础 第一节 具身认知的神经生物基础 第二节 道德脑的神经生物基础 第三节 道德脑发育的重要特征 第十一章 具身德育的内在机理 第一节 身心投入是开展具身德育的必要前提 第二节 情绪体验是推进具身德育的关键环节 第三节 认知冲突是实现具身德育的重要条件 第十二章 具身德育的实践原则 第一节 道德氛围的共情性原则 第二节 道德效能的增强性原则 第三节 道德体验的真实性原则 第四节 道德想象的反思性原则 第十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具身实践 第一节 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具身路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