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三十二卷 2023 No.2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三十二卷 2023 No.2

  • 字数: 35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王名|
  • 商品条码: 97875228319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非营利评论》创 刊于2007年12月,是国内 第一本非营利组织、公益慈 善与志愿行为研究的专门学 术集刊。在各界同仁的广泛 支持下,《中国非营利评论 》自2013年以来连续入选 CSSCI集刊目录,已成为领 域内最重要的学术阵地之一 。《中国非营利评论》秉持 严谨、包容的办刊原则,坚 守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和学术 规范,鼓励实证、思辨、描 述等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学术 论文,鼓励本领域学者走向 田野、扎根实践,呈现关于 中国非营利部门成长和社会 活力的新现象、新观点和新 理论。本书是第32卷,以社 区公益为主题,入选的多篇 论文及案例,从不同角度关 注并深入探讨了社区慈善和 志愿服务的发展及相关议题 ,如社区基金会、社区志愿 服务、都市中产男性志愿服 务等。对社会的医疗、善堂 的跨国网络、数字公益之家 族网络、行业协会党建等主 题的深入研讨,则彰显了当 下公益前沿的研究特色。
目录
社区公益主题 中国社区基金会再定位:复合型功能及其内涵诠释 “找回社区性”:认同建构与基层社区组织化动员——基于S市K社区基金会发起创办过程的案例考察 基于“个体-组织”互动的AMR模型构建:中国志愿者服务供给可持续性研究 都市中产男性的志愿服务与关爱性男性气质——基于成都市S国际化社区的经验研究 论文 重返社会的医疗:联动型慈善医疗救助的实践机制研究——以S市儿童医院为例 跨国网络视角下善堂的形塑过程与特征 政策反馈视角下志愿服务政策的工具选择与影响机制——基于中央层面的政策文本分析 数字公益的传统“家”面向:家庭互动对网络捐赠的影响研究 目标框架、证据类型与大学生“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参与意愿——基于准实验研究的证据 行政赋权下的专业增能: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以X组织促成业主委员会组建为例 澳门仁慈堂的法律地位变迁研究 案例 党建平台强化:行业协会中介功能发挥的新路径——以A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为例 数字化对公益组织服务创新“双刃剑”作用与应对策略——基于山城志愿服务中心的案例研究 观察与思考 中国民企基金会发展现状与思考 书评 马修·哈丁对自由主义慈善法理论的建构及其启示——评《慈善法与自由国》 非营利研究25年专稿 我退休生活的三个阶段 编辑手记 Abstracts 稿约 来稿体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