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谐音“画”汉字

谐音“画”汉字

  • 字数: 2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华
  • 出版日期: 2012-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973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谐音"画"汉字》这种艺术形式,先前已有学者用不同的名称谈论过。不过,“谐音字画”这个名称,这个概念,则是由赵华女士在2009年所发表的论文《“谐音字画”之我见》(载新加坡《南洋艺术》季刊总26期)中首先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更侧重说明了汉语言文字在这一艺术创作中的独特应用与贡献。而以中国历代画家作品上的款题文字为主要语料来源,结合汉语二语教学,从“雅”“俗”文化两方面,对谐音字画专门进行全面介绍与论述的,则应首推《谐音"画"汉字》《谐音“画”汉字》了。
《谐音"画"汉字》分上下两编,上编作者介绍、阐释了谐音字画,包括谐音作品中的款题种类、谐音字画的表达方式和谐音字画的特征等,说明了如何欣赏和解读谐音字画,并论述了将谐音字画引入汉语二语教学的作用;下编作者选取了在历代谐音字画中跟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十个高频谐音字——“百、福、利、吉、路、喜、仙、安、清、年”,配以谐音字画,逐字进行解析,引导读者观看并体会谐音字画作品中“画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信息”,从而来了解每幅作品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所要传递的文化内涵与意趣。
作者简介
赵华,中国大连人,旅居新加坡,专业特长为应用语言学。近年来,针对“谐音字”在中国视觉艺术中的应用现象进行了挖掘、整理与研究,提出“谐音字画”、“谐音艺术”、“中华谐音符”等概念,倡导将这一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融入到汉语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与学中,并在海内外各地举办过多场讲座,广受好评。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上编
第一章 “谐音字画”概论
第二章 谐音字与谐音图像
第三章 款题种类
第四章 谐音字画的两种表达方式
第五章 解读谐音字画的基本步骤
第六章 谐音字画“音”、“象”、“意”的特征
第七章 谐音字画引入汉语二语教学

下编
第一章 百
第二章 福
第三章 利
第四章 吉
第五章 路
第六章 喜
第七章 仙
第八章 安
第九章 清
第十章 年
索引
中国历代年表
主要参考书籍与文献
摘要
    2.颜色谐音图像
     根据作品中的某一颜色名称的读音,来对应款题中的某一谐音字,使它们二者之间产生谐音关联。这类谐音图像因与颜色有关,便被称做颜色谐音图像。
     例如,下编“清”字章中的谐音作品《清平富贵》、《清平福来》和《河清海晏》,它们在选用花瓶的颜色时,都使用了“青”色(即“青色的花瓶”),这种“青”色与三个作品款题中的“清”字分别形成了一对谐音关系,由此,“青”的颜色,成为了谐音字“清”的颜色谐音图像。
     3.动作谐音图像
     根据作品画面、图案或者造型中的某一动作名称的读音,来对应款题中的某一谐音字,使它们二者之间产生谐音关联。这类谐音图像因与动作有关,便被称做动作谐音图像。
     例如,下编“吉”字章中的谐音作品《吉庆图》,画面构图中可见“一个人正欲敲击一种乐器”,这一“敲击”动作的“击”字,是用来对应“吉庆”款题中的谐音字“吉”,由此,“敲击”的动作,成为了谐音字“吉”的动作谐音图像。再如,下编“安”字章中的谐音作品《平安富贵》,画面构图可见“花瓶里安放着牡丹花”的动作状态,“安放着”这一短语,是用来对应“平安富贵”款题中的谐音字“安”,由此,“安放着”的这一动作状态,成为了谐音字“安”的动作谐音图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