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文学术写作实战

英文学术写作实战

  • 字数: 368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范逸洲//(德)童士敦//毛君|
  • 商品条码: 97873026427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汇聚了来自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 大学的三位学者过去十年的 学术论文“写作”“编辑”和“ 教学”经验,从作者、编辑 和审稿人的不同视角出发, 囊括英文学术写作的理论、 方法、案例和工具,从写作 思维到行文逻辑,从用词用 语到写作风格,从常见误区 到破解之法,从写作模板到 技术工具,从失败经验到成 功秘籍,试图为英文学术写 作的新手和熟手都提供适合 自己的“脚手架”,可以作为 一线科研人员常读常新的手 边教材和实用手册。 相较于其他写作教程, 本书侧重实战,针对中国作 者常见的问题展开论述,提 供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效 策略和方法。本书配套实用 的写作工具箱、数字化互动 的练习资源和同步在线学习 课程,希望与读者建立有意 义且持续的互动联系。更重 要的是,希望借助本书,真 正推动中国优秀科研成果更 好地走向世界、影响世界, 讲好中国的学术故事。
作者简介
\"范逸洲,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论文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优秀学位论文奖”,并于2023年获得国际学习分析学会颁发的“新锐学者奖”。研究领域为学习分析、自我调节学习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等,陆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数十篇英文高水平期刊和会议论文,参与多个SSCI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的编辑和审稿工作。 [德] 童士敦(Torsten Juelich),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博士、免疫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国家外专局A类专家。2012年来华工作后,长期从事学术论文的编辑工作,并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院所开设一系列英语学术写作课程和工作坊。指导国内30多个研究团队完成500余篇高水平英文科研论文,其中30余篇发表在Science、Nature、Cell等顶级期刊上。 毛君,清华大学新闻学学士,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讲师。自2020年起,为清华大学数百名本科生讲授通识写作课程,具有丰富的学术写作教学、编辑和辅导经验。研究领域为教育社会学、道德教育、通识教育和美育。在《教育学报》《比较教育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
目录
第1章 从学术伦理开始 1.1 本章引言 1.2 为什么要讲求学术诚信 1.2.1 违背学术道德的后果 1.2.2 利益冲突 1.3 学术写作规范准则 1.4 如何做到学术规范 1.4.1 论文写作前:注重伦理声明 1.4.2 论文写作中:规范的文献引用 1.4.3 论文完成后:利益冲突声明 1.4.4 论文投稿前:防剽窃工具查重 1.5 本章小结 1.6 伦理意识的学术训练题 1.7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投稿或审稿过程中遇到引用要求怎么办? 问题2:筛选好的实验结果来发表是学术不端吗? 问题3:什么叫作一稿多投? 问题4:署名与致谢之间的分界在哪里? 问题5:同一篇论文多次被引用,需要每次都标注出处吗? 问题6:遇到作者排序不公平怎么办? 1.8 主要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 第2章 为你的读者而写 2.1 本章引言 2.2 为什么读者意识如此重要 2.2.1 学术期刊和读者群体的关系 2.2.2 一个有趣的概念:知识的诅咒 2.3 如何为不同读者群体递出梯子 2.3.1 面向不同读者的不同写作类型 2.3.2 “搭梯子”的策略:Why-Why-Why 2.3.3 检验梯子的策略:按角色阅读 2.4 本章小结 2.5 读者意识的学术训练题 2.6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如何兼顾专家和大众的写作模式? 问题2:编辑和审稿人作为读者会关心什么? 问题3:怎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读下去? 问题4:除了文字,在组织图表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考虑读者? 问题5:如何体会不同期刊细微的读者差异? 2.7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构思学术故事线 3.1 本章引言 3.2 为什么我们需要讲故事 3.3 起点:你具备的学科背景知识 3.4 构思:学术故事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3.5 选择:写一个最有趣的故事 3.6 拓展:坚持寻找你的科学生涯故事 3.7 本章小结 3.8 “故事线意识”的学术训练题 3.9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我不理解导师给的思路也写不出来故事怎么办? 问题2:我的学科好像就讲不出来一个故事怎么办? 问题3:日常科研工作中如何提升“故事线意识”? 3.10 主要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 第4章 勾勒文章骨架 4.1 本章引言 4.2 如何组织论文的整体结构 4.2.1 常见学术写作结构和功能 4.2.2 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的误区 4.3 摘要的写作结构和模板 4.3.1 摘要的重要性和基本构成 4.3.2 摘要的写作逻辑和顺序 4.3.3 摘要的结构模板和句式模板 4.4 二级标题的魅力 4.4.1 为什么二级标题格外重要 4.4.2 选取二级标题的技巧和策略 4.5 本章小结 4.6 论文结构的学术训练题 4.7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为什么学术摘要写作不能直奔主题? 问题2:研究问题在文章中的什么位置? 问题3:文章的结果、讨论和结论有何不同? 4.8 主要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 第5章 搭建逻辑之桥 5.1 本章引言 5.2 常见段落行文逻辑模型 5.2.1 General-Specific模型 5.2.2 Old-to-New模型 5.2.3 Problem-Solution模型 5.2.4 Process模型 5.3 词句之间的逻辑联结技巧 5.3.1 妙用连接短语 5.3.2 连词的用法 5.3.3 适当重复 5.3.4 时间状语逻辑结构 5.3.5 因果关系连接 5.3.6 概括性指代 5.4 本章小结 5.5 行文逻辑的学术训练题 5.6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为什么一定要用连接词? 问题2:汉译英的过程中怎么确保逻辑依然流畅? 问题3:不同逻辑模型是否可以混用? 5.7 主要参考文献和例句来源 第6章 动词作为写作的支柱 6.1 本章引言 6.2 动词基本用法:时态、语态和主谓一致 6.2.1 如何使用动词时态 6.2.2 如何使用动词语态 6.2.3 如何避免主谓不一致 6.3 学术写作区别于创造性写作的动词用法 6.3.1 避免使用非学术动词 6.3.2 避免“there be”并使用动词代替 6.3.3 避免不必要地更改动词 6.4 巧用动词优化学术写作风格 6.4.1 避免过度名词化 6.4.2 避免使用懒惰动词 6.4.3 正确运用动词短语“is+形容词” 6.4.4 避免过度使用模糊介词“of/by/with” 6.4.5 避免使用双重不定式“to+动词” 6.4.6 正确使用动词+连词“that” 6.5 避免中式英语:如何像母语者般写作 6.5.1 使用动词避免悬挂修饰语(“dangling modifiers”) 6.5.2 避免错误的动名词搭配 6.6 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写作风格 6.6.1 避免拐弯抹角的表述 6.6.2 避免滥用“can”来表示“能” 6.7 本章小结 6.8 动词运用的学术训练题 6.9 常见问题答疑 问题1:如何改变我的英语表达习惯? 问题2:学术写作的动词运用规则一定要遵守吗? 6.10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