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外文学论:林如稷学术文集

中外文学论:林如稷学术文集

  • 字数: 550
  • 出版社: 巴蜀
  • 作者: 林如稷|编者:林文询//林文光|
  • 商品条码: 97875531192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一代又一代四川大学 学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现 当代文学学科在四川大学生 根发芽、不断成长。其中, 林如稷先生的中国现当代文 学研究,为四川大学中国现 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起到了 推动作用。整体而言,林如 稷先生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整 体格局为研究视野,从中国 现当代文学的一些具体领域 切入,致力于做到宏观论述 与微观分析的有机结合,在 阐释“部分”的过程中通向“ 整体”。 该书选录作者发表过的 重要论文,包括多篇鲁迅研 究方面的论文,以及未发表 过的《鲁迅研究》讲义,另 有研究左拉、巴尔扎克等外 国作家作品的论文若干。又 因作者是五四时期的重要作 家,其小说作品被鲁迅选入 《中国新文学大系》,极具 文学史料价值,故选录若干 篇什作为本书附编。
作者简介
林如稷(1902—1976),笔名白星、万古江等。四川省资中县人。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有白话小说等发表在《晨报》及《晨报副刊》上。1921年春,考入上海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1922年底,作为发起人,同陈炜谟、陈翔鹤等成立浅草社,出版《浅草》季刊。1923年10月,赴法国里昂大学、巴黎大学法科学习。1930年秋回国。次年,到北京中法大学任教授。后和杨晦一起复刊《沉钟》半月刊。在这期间,翻译了左拉的《卢贡家族的家运》(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1937年秋,执教于四川大学和光华大学。1948年夏,受邀主编《民讯》月刊。1950年初,到四川大学中国文学语言系任教授,先后担任中文系主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著有《仰止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西山义旗》(四川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1985年,《林如稷选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巴蜀兴鲁学,异彩生光辉——论林如稷先生的文学贡献 上编 仰止集 鲁迅给我的教育 关于鲁迅思想发展的几个问题 学习鲁迅的最主要之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试论鲁迅小说的革命的现实主义 学习鲁迅杂文的几点理解 分析《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一个坚决反封建的斗士的艺术形象——读鲁迅的短篇小说《长明灯》 鲁迅对劳动人民美德的赞颂——读《一件小事》和《社戏》 鲁迅将会怎样对待体力劳动 关于鲁迅的《无题》一诗 我所记忆的四十年前的鲁迅先生(林冰骨遗作)(存目) 后记 鲁迅研究讲义(初稿) 第一章 鲁迅的生平、思想发展及创作道路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思想发展及创作道路 第二章 鲁迅的创作 第一节 《呐喊》与《彷徨》 第二节 《故事新编》 第三节 《野草》、《朝花夕拾》及其它 下编 又一看了女高师两天演剧以后的杂谈 懋芳的死后 弁言 碎感 “五四”文艺节的意义 新春试笔谈杜甫——诗人的生日、守岁诗及其它 如诗如画的《南行记》续篇 慎重对待小读者的感情——与青年习作者的通信 学习鲁迅的小说 《浅草》编辑缀话 《民讯》发刊献辞 《我所见之贺龙将军》普及本序 陈炜谟《论文选集》编后记 《卢贡家族的家运》译者序言 左拉怎样反对不义战争 左拉逝世四十五周年忌 左拉的生活 青年左拉的新年 时代悲剧与诗人之死——从闻一多之死谈到雪尼的被杀 巴尔扎克式的理想与现实 勤奋成功的巴尔扎克——读书札记之一 由几件琐事谈文人习性 狮爪录(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