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现代文学论:王锦厚学术文集

中国现代文学论:王锦厚学术文集

  • 字数: 510
  • 出版社: 巴蜀
  • 作者: 王锦厚|编者:曾绍义//文励|
  • 商品条码: 978755311923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一代又一代四川大学 学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现 当代文学学科在四川大学生 根发芽、不断成长。该书收 录作者研究鲁迅、郭沫若、 李劼人、闻一多及吴宓等人 的文章三十余篇,选录《“ 五四”新文学与俄苏文学》 一文,极具出版价值和研究 价值,受到学界高度重视。
作者简介
王锦厚,男,中共党员。1937年10月24日生于成都,祖籍四川奉节(今重庆),四川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64年由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重返西南师院任教。1978年调至四川大学,历任四川大学郭沫若研究室副主任、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四川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劫人研究会副会长、四川郭沫若研究会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郭沫若学刊》主编等。出版《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郭沫若学术论辩》《郭沫若与这几个文学大师》《郭沫若作品辞典》《郭沫若史剧论》《在郭沫若研究的路途上》《闻一多与饶孟侃》《吴宓与胡适的(红楼梦)研究》等学术著作20余种,在《鲁迅研究月刊》《郭沫若学刊》《新文学史料》《武汉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多部(篇)获四川省政府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目录
序言 论王锦厚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上编 写在前面 “五四”新文学与俄苏文学 中编 改造民族性的宣言——谈《阿Q正传》的本意及写法 驳《盟主鲁迅也是左的》并质问《炎黄春秋》——也以梁实秋为例 始终是值得尊敬的——郭沫若与孙中山 从老照片看北伐战争中的郭沫若 周恩来、郭沫若抗战期间一次重大活动——关于《文工会签名轴》二三事 “还是自己埋头苦干要紧”——郭老与陆定一、周扬、丁玲1946年前后的互动 郭沫若历史剧的文学渊源 《屈原》是怎样步入世界杰作之林的?——以《雷电颂》一场修改为例 挽救了世界悲剧的衰亡 笑谈《姚雪垠希望身后发表的谈话》 杜荃到底是谁? 闻一多的历史功勋 饶孟侃的诗歌“奇迹” 李劼人创作道路初探——兼谈关于李劼人的评价问题 《中国左拉之待望》附记 敬隐渔简谱 敬隐渔和郭沫若、罗曼·罗兰、鲁迅 在纪念敬隐渔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关于沈从文研究的几个问题——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郭沫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吴宓为什么认定“沈从文”是“他的敌人”? 《石头记》研究史上的三大创举——吴宓讲演《<石头记>追踪》之四 吴宓与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比较 下编 期刊编辑话语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序跋编者按 《文化工作委员会史料特辑》编者的话 《郭沫若归国抗战80周年特辑》编者的话 这一期 关于封二、封三的一点说明 王锦厚学术论著年表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