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今古学到今古文学:“今古学”观念的建构与演变

从今古学到今古文学:“今古学”观念的建构与演变

  • 字数: 231
  • 出版社: 上海交大
  • 作者: 贝承熙|
  • 商品条码: 97873133046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今古学之争”一直是两汉经学史上的一大事件,对“今古学”分判标准的定义却至今尚无定论。对此,本项目首先写作《正统与异端:东汉今古学问题新论》一文。该文先由《后汉书》确认了“今古学”的划分基于两套不同的经籍系统,从而驳斥了钱穆以“章句”划分“今古学”的方法。随后,该文通过《五经异义》确定了“今古学”经籍的大致名目,并由此论证许慎眼中的“今学经”与“古学经”并不意味着“今文经”与“古文经”,而另有划分标准,从而又推翻了皮锡瑞等人的“今古学”研究。最后,通过回顾自西汉以来博士官学确立的过程以及两汉多次今古学之争,该文确认“今古学”的差异出于西汉平帝以前确立的“正统”经籍与不在此列的“非正统”古书之间的区别,“今古学之争”便是治非正统经籍者对于久居正统之位的经籍研究者提出的挑战,从而一破以往经学史研究之迷见。本书对唐代至近代学者对“今古学”概念的曲解过程进行了梳理,首先认为唐人已混淆“今古学”与“今古文学”,其次则指出清代庄述祖方才正式以“今古文学”概念替换了“今古学”概念,而晚清今文学派则基于对“春秋大义”的追求,延续了常州学派对所谓“今古文学”的重视,从而使“今古文学”成为了一大研究热点。
作者简介
贝承熙,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曾获第六届首都高校家史征文一等奖、清华大学学习优秀奖,是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大成国学奖励基金得主,星火计划第十三期学员,获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清华大学挑战杯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两汉经学与中西伦理学比较研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