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临床超声心动图诊断学(上册)

临床超声心动图诊断学(上册)

  • 字数: 854
  • 出版社: 科技文献
  • 作者: 编者:张全斌//江勇|
  • 商品条码: 97875235124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2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内涵、人文关怀与医患沟通、实习计划和大纲的制订、实习过程中对师生的要求、普通X线摄影实习操作指南、乳腺X线摄影实习操作指南、第七章 CT实习操作指南、MR实习操作指南、介入放射实习操作指南、毕业设计和答辩等,从实习操作的一般要求到具体检查项目的适应证、操作要点解析、成像参数选择、影像处理、危急值识别和问题分析,并设立实习考核要点,包括X线解剖、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作者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医学重点学科—超声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9-2010年在美国Emory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临床心血管超声诊断38年,于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2016年参与中华医学会制订和编写《中国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南》。
目录
\"第一篇 超声的物理特性及其心血管成像原理 1 第一章 超声的物理特性 3 第一节 声波与超声波 4 第二节 超声在组织中的传播 4 第二章 心血管超声成像原理 7 第一节 心血管超声探头 8 第二节 心血管超声的成像方式 10 第二篇 心血管超声检查 15 第三章 心血管超声检查技术 17 第一节 M型超声心动图 18 第二节 二维超声心动图 20 第三节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21 第四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 25 第五节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29 第六节 二次谐波模式多普勒用于造影成像 32 第七节 功率模式(振幅)显像 32 第四章 基本的流体动力学概念 35 第一节 容积流量 36 第二节 连续性方程 36 第三节 伯努利方程 36 第五章 诊断用超声的安全性 39 第一节 热指数 40 第二节 机械指数 40 第三节 造影超声心动图 40 第六章 心血管超声检查方法 41 第一节 图像优化与采集 42 第二节 声窗与切面 45 第三节 标准检查 60 第三篇 经胸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 61 第七章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及国人正常参考值 63 第一节 二维超声和M型超声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 64 第二节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方法和正常参考值 68 第三节 斑点追踪应变测量 76 第四节 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及其进展 77 第八章 左心室流入道—左心房和肺静脉 83 第一节 左心房 84 第二节 三房心 87 第三节 左心房血栓 89 第四节 左心房的先天性房壁瘤 89 第五节 左心房肿瘤 89 第六节 肺静脉 89 第七节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91 第八节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91 第九章 左心室流入道——二尖瓣 93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及超声所见 94 第二节 二尖瓣狭窄 96 第三节 二尖瓣反流 100 第四节 二尖瓣脱垂 108 第五节 连枷瓣叶 110 第六节 继发于心脏疾病的二尖瓣反流 110 第七节 先天性双孔二尖瓣畸形 112 第十章 左心室 115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及其超声所见 116 第二节 左心室评估 117 第三节 左心室大小 117 第四节 左心室肥厚 127 第五节 左心室室壁瘤及其破裂 131 第六节 左心室憩室 131 第七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内膜炎 134 第十一章 左心室功能 135 第一节 左心室功能评估 136 第二节 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136 第三节 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139 第四节 左心室应变 141 第五节 心肌做功 145 第六节 左心室舒张功能 146 第七节 左心室同步性 151 第十二章 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 157 第一节 瓣下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158 第二节 正常主动脉瓣 160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 161 第四节 主动脉瓣上狭窄 166 第五节 主动脉瓣反流 166 第六节 主动脉瓣二瓣和四瓣 172 第七节 兰伯氏赘生物 174 第十三章 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 175 第一节 主动脉解剖结构及超声所见 176 第二节 主动脉扩张 180 第三节 主动脉夹层 181 第四节 马方综合征 184 第五节 主动脉窦瘤及其破裂 186 第六节 主动脉瘤 189 第七节 主动脉缩窄 191 第八节 主动脉粥样硬化 193 第九节 大动脉炎 194 第十四章 冠状动脉疾病 199 第一节 正常冠状动脉 200 第二节 川崎病 202 第三节 冠状动脉瘘 205 第四节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210 第十五章 右心室流入道——右心房、腔静脉及冠状静脉窦 213 第一节 右心室流入道 214 第二节 右心房 215 第三节 右心房内需要识别的特殊结构及意义 216 第四节 上腔静脉 219 第五节 永存左位上腔静脉 221 第六节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222 第七节 下腔静脉 224 第八节 布加综合征 226 第九节 冠状静脉窦 227 第十六章 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 229 第一节 正常三尖瓣 230 第二节 三尖瓣狭窄 231 第三节 三尖瓣反流 232 第四节 右心血流动力学 235 第五节 类癌综合征 236 第六节 Ebstein畸形 236 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受累 236 第十七章 右心室 237 第一节 正常解剖结构及其超声所见 238 第二节 右心室大小 238 第三节 右心室壁厚度 240 第四节 右心室功能 241 第五节 右心室负荷 244 第十八章 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下、肺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上 247 第一节 正常右心室流出道 248 第二节 肺动脉瓣下狭窄 248 第三节 正常肺动脉瓣 251 第四节 肺动脉瓣狭窄 251 第五节 肺动脉瓣上狭窄 253 第六节 肺动脉瓣反流 255 第十九章 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 257 第一节 正常肺动脉及其异常 258 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评估 258 第三节 肺动脉栓塞 262 第四节 肺动脉肿瘤 268 第五节 肺动脉夹层 269 第二十章 房间隔 271 第一节 正常房间隔 272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 272 第三节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及其伴发的畸形 273 第四节 卵圆孔未闭 274 第五节 房间隔膨胀瘤 274 第六节 卢滕巴赫综合征 277 第二十一章 室间隔 279 第一节 正常室间隔 280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 280 第三节 室间隔膜部瘤 283 第四节 Gerbode缺损 284 第五节 心内膜垫缺损 284 第六节 艾森门格综合征 284 第七节 室间隔夹层 284 第二十二章 心包 285 第一节 正常心包 286 第二节 心包积液 286 第三节 心脏压塞 288 第四节 缩窄性心包炎 290 第二十三章 先天性心脏病 293 第一节 概述 294 第二节 心脏位置异常 296 第三节 房间隔缺损 299 第四节 室间隔缺损 302 第五节 动脉导管未闭 307 第六节 肺动脉狭窄 311 第七节 法洛四联症 314 第八节 右心室双出口 316 第九节 左心室双出口 319 第十节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319 第十一节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323 第十二节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326 第十三节 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328 第十四节 Ebstein畸形 331 第十五节 心内膜垫缺损 335 第十六节 单心室 338 第十七节 主动脉弓离断 340 第二十四章 获得性心脏病 341 第一节 高血压性心脏病 342 第二节 冠心病 344 第三节 肺源性心脏病 351 第四节 风湿性心脏病 357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361 第六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心肌炎 368 第二十五章 心肌病 371 第一节 扩张型心肌病 372 第二节 肥厚型心肌病 375 第三节 限制型心肌病 381 第四节 心肌淀粉样变性 384 第五节 心肌致密化不全 386 第六节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389 第二十六章 心脏肿瘤 393 第一节 概述 394 第二节 黏液瘤 394 第三节 乳头状弹性纤维瘤 397 第四节 横纹肌瘤 398 第五节 平滑肌瘤 398 第六节 心脏肉瘤 401 第七节 其他心脏肿瘤 402 第二十七章 心腔内血栓 405 第二十八章 人工瓣膜异常 409 第一节 概述 410 第二节 人工二尖瓣的评价 412 第三节 人工主动脉瓣的评价 415 第四节 人工三尖瓣的评价 420 第五节 人工肺动脉瓣的评价 420 第六节 瓣周漏 421 第七节 人工瓣膜血栓 422 第八节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422 第九节 主动脉或冠状动脉心室瘘 422 附录1 中国成人经胸心血管超声正常参考值 423 附录2 儿童经胸心血管超声正常参考值 429 附录3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报告专家共识(2024版) 432 参考文献 43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4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