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研究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研究

  • 字数: 24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陈金龙//苏泽宇//杨泰龙|
  • 商品条码: 978752273363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内涵及特征、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内在关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意义功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巩固和坚定的一般机制、属性多样化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影响、新时代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话语表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总结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历程,成效与经验,分析了新时代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机遇。同时,从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错综复杂、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党员干部的代际更替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明确了新时代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最后从理论支撑、情感基础、资源要素、话语方式、实践要求、制度安排、社会环境等维度,提出了新时代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对策。
作者简介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8部,合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70余篇文章为《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3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9项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一等、二等奖。苏泽宇,法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7项。在《哲学动态》《学术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文化传播认同论》。杨泰龙,历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共关系史、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4项。在《中共党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基本理论 一 党员干部理想与信念的内涵及特征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二)党员干部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三)信念的内涵和特征 (四)党员干部信念的内涵和特征 二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内在关系 (一)整体性概念中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多重关系 (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层次 三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意义和功能 (一)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共产党人不竭的动力源泉 (三)最危险的动摇和滑坡 四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形成的一般机制 (一)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是前提 (二)需要—满足是内在的心理机制 (三)内外结合的思想提升机制是动力和保障 五 属性多样化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影响 (一)党员干部的四重属性 (二)属性多元给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带来新的挑战 第二章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内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方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特点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内容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方法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特点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 (一)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内容 (二)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方法 (三)新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特点 四 三个历史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一)三个历史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成效 (二)三个历史时期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经验 第三章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一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机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彰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确立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五)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展现 (六)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评价 二 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错综复杂 (三)互联网传播的双重效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