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思想的形式:当代诗歌批评的意义与位置

新时代文学批评丛书--思想的形式:当代诗歌批评的意义与位置

  • 字数: 214
  • 出版社: 山东文艺
  • 作者: 张桃洲|总主编:吴义勤
  • 商品条码: 97875329580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张桃洲的文学批 评论文集。共收录了三十篇 ,基本上与“当代诗歌批评” 有关,集中地呈现了作者对 这一论题的思考。或种种关 乎诗歌批评的议题,既有宏 观的扫描与辨析,又有针对 具体议题的剖解;或以当代 诗歌批评中具有代表性的批 评家、著作入手,通过阐发 、评述他们的见解与批评视 角,力图勾画作者置身其间 的批评场景;或运用作者所 秉持的批评理念和眼光,对 近些年的诗歌现象和个案进 行评析。内容丰富,富于创 见。
作者简介
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出版《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等论著。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二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等。
目录
第一辑 批评中的议题 从边缘出发:范式转换与视野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诗研究与批评 重思新诗的“标准” 现代美育视域下的诗教 诗歌史的功用 反思新诗史上的命名现象 诗歌批评的位置 由批评而学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新确立 重审1990年代诗歌的意识与观念 第二辑 批评的场景 《诗探索》与中国当代诗歌理论批评的进展 “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 ——《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的问题与方法 走向哲学的诗性探询 ——吴思敬诗歌批评的意义 语-生命本体论的活力及限度 ——陈超与中国当代诗歌批评 新诗史建构中的问题意识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的启示 诗歌生态的全景式观照 ——《朦胧诗后先锋诗歌研究》的诗史价值 映照汉语诗歌的近景与远景 ——由西渡《壮烈风景》说开去 当代诗歌的微观历史 ——与《抒情的盆地》相关的话题 通往一种开放的社会-文本诗学 ——姜涛诗歌批评的创造性贡献 思想的形式:断片书写的可能 ——兼论李心释的诗歌批评 第三辑 批评中的现象 如何讲述百年新诗的故事 今天怎样研究穆旦? 论郑敏在中国新诗史上的位置 日常生活的沉思 ——《菠菜》的内蕴及指向 “以千万道闪电在一个词语上纵深” ——朱朱诗歌的多重向度 新世纪诗歌的变与不变 ——以冯晏、哑石、臧棣为例 诗意潮汐的宽阔与美丽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作品述评 轻盈的形象和声音 ——新锐诗人三题 极限中的迂缓 ——“70后”诗人长诗写作一瞥 附录 拆解与还原:从隐喻后退 ——苏珊·桑塔格的方法 文化研究的多重路径 ——凡勃伦的启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