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复活节游行

复活节游行

  • 字数: 1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美)耶茨 著
  • 出版日期: 201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49201
  • 版次: 1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孩提时代的萨拉和爱米莉便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在爱米莉眼中,理智的姐姐总是高高在上,她嫉妒姐姐与爸爸(爸爸因为离婚而离开了她们)的关系,也嫉妒姐姐后来看似美满的婚姻。爱米莉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并不那么安全亦异于传统的道路,所有的风流情事都无法真正满足她,虽然联系姐妹的纽带一直存在,但是她们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
内容简介
《复活节游行》主要内容简介:理查德·耶茨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小说叙述女主人公莎拉与姐姐艾米莉两个性格不同的女孩的相处关系和成长经历。在莎拉看来,姐姐总是高高在上,而且一直与离婚而抛弃她们的父亲保持联系,因而与她格格不入。她嫉妒姐姐看似美满的婚姻,自己却选择了另一条不那么安全、也有异于传统的道路。她们之间心灵距离越来越远,直至在一次复活节的游行中发生冲突,闹得不欢而散,这给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愈合不了的伤痕。美国《周日电讯》称耶茨是“二十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星期日先驱报》称这部作品是“一部不落窠臼的精彩小说”。
作者简介
理查德·耶茨,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一生落魄,共有长篇小说七部,短篇小说集两部。1961年,其处女作《革命之路》发表,引起轰动。后创作长篇小说《扰乱和平》、《复活节游行》、《好学校》、《年轻的心在哭泣》、《春寒料峭的港13》等。耶茨在美国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称,影响了雷蒙德·卡佛、库尔特·冯内古特等文学大师。
《革命之路》系耶茨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当年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文学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摘得金球奖剧情片很好女主角桂冠。
摘要
    格兰姆斯家的两姐妹都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回过头看,总是让人觉得问题始自她们父母的离婚,那是在一九三。年,当时萨拉九岁,爱米莉五岁。她们的妈妈――她鼓励两个女孩叫她“普奇”――带着她们离开纽约,搬到新泽西州的特纳弗莱,住在一幢租的房子里,她觉得那边的学校要好点。另外她也想在郊区的房地产界有番作为,结果并不可行――她那些目标为自食其力的计划中,可行的很少――两年后,她们又搬离了特纳弗莱,但是对两个女孩来说,那两年令人难忘。
     “你们的爸爸从来不回家吗?”别的小孩子会这样问,总是主要由萨拉来解释离婚是怎么回事。
     “你们还能见到他吗?”
     “当然能。”
     “他住在哪儿?”
     “纽约市。”
     “他是干吗的?”
     “他写标题,给纽约的《太阳报》写标题。”她说话的口气,显然是要让他们应该觉得这很不简单:谁都能当个华而不实、并不可靠的记者或者像负责改稿的编辑,整天干苦活累活,可是写标题的,嘿!他每天通读林林总总的新闻,挑出突出的要点,然后用几个精挑细选的词来总结,巧妙地编排进有限的空间――这是一位水平高超的报人,配得上爸爸这一称呼。
     有一次,两个女孩子去市里看望他时,他领着她们参观了《太阳报》报社,她们什么都看到了。
     “头版准备开印了。”他说,“所以我们去印刷车间看看,然后我带你们去楼上参观。”他陪她们走下一段散发着油墨和新闻纸气味的铁制楼梯,走进一间很大的地下室,里面有一排排高大的轮式印刷机。到处都有工人在忙碌,全都戴着挺括的方形小帽,是用报纸巧妙叠成的。
     “他们干吗戴纸帽子,爸爸?”爱米莉问。
     “嗯,他们很可能会跟你说是为了不让油墨沾到头发上,可我想他们只是为了戴着显得精神。”
     “什么叫‘精神’呀?”
     “哦,意思嘛,可以说就像你的那只熊,”他手指着那枚小熊形状镶石榴石胸针说,那天她别在自己的衣服上,也希望他能看到。“那就是一只很精神的小熊。”
     他们看着刚铸好的曲面金属制纸型在传送带上滑行,扣紧到圆筒上,然后一阵铃晌,他们看着印刷机转动。脚下的钢制地板颤抖起来,让人感觉发痒,另外,噪音充满耳膜,让他们无法交谈,只能面带微笑地互相看着,爱米莉用手捂着耳朵。往四周看,都有长长的白色新闻纸通过机器,印好的报纸绵绵不断地出来,很多很多份整齐地摞在一起。
     “你们觉得怎么样?”他们上楼梯时,沃尔特?格兰姆斯问两个女儿,“现在我们要去看市内部。”
     那里数不清有多少张办公桌,人们坐在桌前用打字机噼里啪拉地打字。“靠前边那儿,几张桌子推到一起的地方,就是市内部的办公桌,”他说,“那个讲电话的秃顶男人就是城市版编辑,旁边那个男的更重要,他是执行编辑。”
     “你的办公桌呢,爸爸?”萨拉问道。
     “哦,我在稿件部,靠边上,那儿,看到了吗?”他指着一张黄色木头做的半圆形大桌子。一个男的坐在中央位置,另外有六个人坐了一圈,在阅读或者用铅笔写东西。
     “你就是在那儿写标题吗?”
     “嗯,写标题是一部分工作,是的。是这样的,记者和改稿的人写完报道后,交给送稿员――那边的小伙子就是送稿员――他把稿件拿给我们。我们检查一遍语法和拼写,撰写标题,然后就可以付印了。喂,查理,”他跟一个去饮水机路上经过他们身边的人说,“查理,我想让你认识一下我的两个女儿。这是萨拉,这是爱米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