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肉体与石头

肉体与石头

  • 字数: 27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理查德·桑内特
  • 出版日期: 201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517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1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是一部从城市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生活互动视角切入的另类的文化史著作,是作者桑内特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结晶。作者打破传统史学研究框架,独辟蹊径,聚焦于人类身体和城市这两大要素,考察了人类文明演进,确立了复原人类文明史的桨构。在作者筑立的架构中,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相应再现了三个重要时段的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第一种类型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第二种类型称作“心脏的运动”;第三种类型称为“动脉与静脉”。通过这三种类型的描述,桑内特试图告诉我们,文化在创建和利用城市空间方面曾经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但现在的城市理念却在造成文化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麻木。人类只有重新回归身体,回归感觉,才能真正恢复被现代城市文明所排挤掉的人的身体和文化。《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出于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另类视角阐述了历史和现代发展,涵盖历史学和社会学,视野开阔,观点新颖,颇具参考和借鉴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 译者:黄煜文

理查德·桑内特,1943年生于芝加哥,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他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桑内特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等,他著作甚丰,包括:《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的隐性伤害》(1972)、《公共人的衰落》(1974)、<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城市——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时代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桑内特因其突出的学术贡献而获得许多大奖。2006年,他“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得德国的“黑格尔奖”。2008年,他因在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获得德国的“格尔达·事克尔奖”。2009年,他因为程城市管理规划理论方面的杰出战果获德德国建筑学界优选奖“特森诺”奖。2010年,他因在社会思想讲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荷兰的“斯宾诺莎奖”,并在6月份获授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目录
忧思现代文明的另类视角——读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赵立行
谢辞
导论身体与城市
1.被动的身体
2.本书的计划
3.个人的注记
第一部分 声音与眼睛的力量
第1章 裸体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的身体
1.公民的身体
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体热
2.公民的声音
说话的空间言语的热

第2章 黑暗的披风雅典的仪式守护
1.冷身体的力量
妇女节阿都尼亚节理性与神话
2.受苦的身体

第3章 萦绕的图像哈德良时期罗马的空间与时间
1.注视与相信
皇帝的恐惧哈德良谋杀阿波罗多罗斯世界舞台
2.观看与遵守
身体的几何学罗马城市的创造罗马广场罗马住宅
3.不可能的执念

第4章 身体的时间早期罗马基督徒
1.基督的不同身体
安提诺乌斯与基督道是光
2.基督教的空间
基督徒的住宅最初的教会
3.尼采的鹰与羔羊

第二部分 心脏的运动
第5章 社团尚·德·谢耶的巴黎
1.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
第三部分 动脉与静脉
参考书目
摘要
    对于那些只拥有全国3%财富的50%的人口来说,地铁所提供的廉价运输可以让他们找到别处更适合生活的地方。合作建筑社的发展,提供了资本来实现这个梦想。19世纪80年代,原本移入伦敦的人潮开始退出。多亏了改良的大众运输系统,劳动的穷人们才得以攒钱离开市中心,到城市外围地区买幢自己的房子,如泰晤士河南岸、市中心北部的康登镇等。跟特权阶级所住的房子一样,这些朴素的房子构成了风格一致的街区,‘有个人的小院子,房子后头还有附属的小屋。对福斯特以及当时的中产阶级来说,这种建筑物的质量实在让人不敢领教。住宅令人压抑,盖得很简陋,而且潮湿,屋外的私人土地很脏臭。然而,就工人阶级的标准来说,这样的房子已经相当令人满意。人们睡与吃不在同一层;屎尿的味道已不再充斥屋内。
     地铁同时是动脉与静脉。它有助于伦敦市中心的进出,特别是有助于百货公司的大众消费,百货公司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此之前,住在伦敦富裕西区的人可以接近不理会东区人的贫穷,而还能过得很好。然而,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如史学家渥克威兹所说的,“伦敦原本的想象地貌,开始从地理上的界线分明,转变成毫无界线及充满危险的逾越”。①越界者往往是商庙主人而非窃贼。……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