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艾格妮丝.格雷

艾格妮丝.格雷

  • 字数: 137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英)安·勃朗特
  • 出版日期: 2013-0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5961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三姐妹中的小妹安·勃朗特的第一部作品,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描写女主人公安格妮丝·格雷两次给人做家庭教师时受到的种种虐待,以及与为人正直的副牧师韦斯顿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挚感情。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牧师住宅
第二章 教师生涯开始了
第三章 又教了几堂课
第四章 奶奶
第五章 舅舅
第六章 又回到牧师住宅
第七章 霍顿村
第八章 “进入社交界”
第九章 舞会
第十章 教堂
第十一章 村民
第十二章 大雨
第十三章 樱草花
第十四章 主管牧师
第十五章 散步
第十六章 替代者
第十七章 自白
第十八章 欢乐与悲伤
第十九章 一封来信
第二十章 告别
第二十一章 学校
第二十二章 一次拜访
第二十三章 阿什比庄园
第二十四章 沙滩
第二十五章 尾声
译后记
摘要
    第一章
     牧师住宅
     一切真实的故事都包含着有益的教诲,然而,在有的故事中却很难找到这样的财富,即使找到,那也是微不足道的。为了那么一颗干瘪的果仁,简直不值得花力气去砸开坚果。我的故事是否属于这一类呢,未必能作出判断。有时我觉得,它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有教益的,对另一些人来说,不过是则趣闻而已;不过,世人对此自有公论。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再加上时光的流逝和人物的某些虚构,我不惜抛开顾虑,把不肯告诉最亲密朋友的内心隐秘真诚地披露给我的读者。
     我父亲是英国北部的一位牧师,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很敬重他,因为他确实值得人们敬重。他年轻的时候,有两项收入:牧师的微薄薪俸和足以维持温饱的一小笔私有财产。他依靠这两项收入,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我母亲出生在乡绅家庭,是个很有骨气的女人。她违背了亲朋的心愿,嫁给了我父亲。家人对她说:她要是成为那个穷牧师的妻子,就得放弃马车、侍女和一切豪华奢侈的用品。当时,对她来说这一切几乎就是生活的必需。可是,家人的劝告没有产生任何作用。有马车和侍女固然方便,但是,谢天谢地,她有脚可以走路,有手可以照顾自己。漂亮的住宅和宽阔的草坪的确值得留恋,但她宁愿同理查德?格雷一起在茅屋里安家落户,也不愿同世上任何其他男人一起住进宫殿。
     她父亲发现争论已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告诉这对情人,如果他们愿意,就结婚好了;但是,婚后她将丧失全部财产。他以为这会使他们的激情冷却下来,可是他错了。我父亲十分了解母亲的优良品性。他心里明白,她本人就是巨大的财富。只要她同意为他的陋室增添光彩,不管提出什么条件,他都愿意娶她为妻。我母亲也觉得,只要同心上人永不分离,她宁愿自食其力。爱人的幸福就是她的欢乐,他们彼此已经心心相印了。于是,母亲的那份财产就落到了比她聪明的姐姐的腰包里。姐姐已嫁给了一个富有的财主,而妹妹却要湮没在山区一座简朴的乡村牧师住宅里。凡是认识我母亲的人都迷惑不解,对她深表同情而又感到遗憾。然而,尽管如此,尽管我母亲生性好强,我父亲为人奇想联翩,但我相信,你们走遍英国,也找不到一对比他们更为幸福的夫妻。
     在六个孩子中,只有我和姐姐玛丽是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婴儿和童年时期而活了下来。我比姐姐要小五六岁,家人总把我看成小不点儿和小宝贝儿。父亲、母亲和姐姐对我非常溺爱――他们并不是愚蠢地纵容我,让我变得桀骜不驯,而是对我百般抚爱,养成了我软弱和依赖的习性――我根本不善于应付生活中的烦恼和忙乱。
     我和玛丽是在接近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母亲很有修养,受过良好教育,还喜欢事事亲自操劳。她承担了对我们的全部教育,只有拉丁文是父亲负责教授的。因此,我们甚至从未进过学校。我们跟邻居也没有多少交往,同社会的接触只限于偶尔举行一两次应酬性的茶会,请请邻近几位有声望的农场主和商人――那仅仅是为了避免有人说我们骄傲得不愿与邻居接近;此外,便是一年一度对祖父的例行探望。在祖父家里,我们见到的总是祖父本人、慈祥的奶奶、一位未出嫁的姑姑和两三位年长的女士和先生。有时,母亲会讲一些她年轻时的故事和轶事来逗逗我们。这些故事使我们感到惊异而有趣,同时也常常唤起――至少在我的内心――一个秘密的愿望:想出去更多地见见世面。
     我觉得母亲从前一定很快乐,但她似乎从来不为过去感到惋惜。可是父亲生来就没有那种安宁、开朗的气质,每一想到心爱的妻子为他作出的种种牺牲,就常常会莫名地感到内疚。父亲脑海中总是在反复地设想着为母亲,也为我们增加那份微薄的财产的各种方案。母亲老是徒劳地对他说,她很满足,只要他能为孩子们略微积蓄一点,那么无论在眼前还是将来,我们一家的日子都会过得很宽裕的。可是我父亲不善于积蓄。他虽然不会欠债(至少母亲煞费苦心阻止他这么做),但一有钱就要花掉。他喜欢家里陈设舒适,妻子和女儿穿着漂亮,得到很好的照料。此外,父亲禀性慈善,喜欢力所能及地布施穷人,旁人或许会觉得,他这么做实在不自量力。
     不过,终于有一位好心的朋友告诉他一个办法,可以使他的财产一下子增加一倍,而且今后还会不断增加,达到数不清的地步。这位朋友是个商人,具有创业精神和真实的才干。由于缺乏资本,他的买卖做得不够兴旺。这位朋友慷慨地提出,如果我父亲能把多余的钱托付给他,他可以让我父亲分享相当部分利润。他表示可以确实保证,不管我父亲交给他多少钱,都可以得到一笔对本利。于是父亲很快就把那为数不多的家产变卖了,全部收入都交给了那位友善的商人。商人也很快装好货物,准备起航。
     想到那光明的前景,我父亲就喜形于色,我们大家也无不兴高采烈。眼下,我们确实只能依靠牧师职务那点微薄薪俸维持生计。可是父亲似乎认为我们的开支不必仅仅局限于这一笔收入。于是,我们通过在杰克逊先生、史密斯和霍布森店里长期赊账的办法,把生活安排得比以前还要舒适。然而母亲觉得,我们优选还是量人为出,因为我们发财的前景终究是靠不住的。要是父亲能把一切交给她掌管,他决不会感到拮据。可是在这方面,他却积习难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