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睿文馆)
字数: 86000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美]詹姆斯·沃森著 刘望夷译
出版日期: 2016-04-01
商品条码: 9787532770717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沃森的《双螺旋》是一部以个人名义写就的回忆录,记述了科学家们发现DNA分子结构的故事。这一发现及其随之引起的影响促使生物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堪称20世纪科学界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双螺旋》把新概念的诞生描绘得栩栩如生,把许多扣人心弦的场面逐步推向全剧的高潮,同时又将科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为读者揭示了一个神奇而又平凡的世界。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科学界巨大的兴趣和争议,是一部独具风格的科学史。
作者简介
詹姆斯?沃森(James D.Watson,1928-),苏格兰裔美国人。15岁入芝加哥大学,兴趣在观察鸟类,后志趣转向遗传学。1948年初,沃森开始在印第安纳大学卢里亚指导下攻读博士。1951-1953年,沃森先在哥本哈根,再转到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员。在剑桥,他和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为此获得诺贝尔奖。1988-1992年参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制订。
目录
前言(劳伦斯?布喇格爵士)
作者序言
双螺旋:发现DNA结构的故事
作者写给德尔布吕克的信件手迹
摘要
1
我从来没有见过克里克表现出谦虚平和的态度。在别人看来他或许是那样的,可是我从来没有理由这样评价他。这同他现在享有的盛名毫无关系。人们常常谈论他,往往颇带敬意,总有他会被列入像卢瑟福或玻尔这一类人物的行列。但在1951年秋天并非如此,当时我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参加一个小组的工作。这个小组由研究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的几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组成。那时,克里克已35岁了,还接近默默无闻。虽然与他很接近的同事们已经认识到他思考问题敏锐深刻,并常常向他请教,但一般来说,他还不太为人赏识,并且有许多人觉得他总是夸夸其谈。
佩鲁茨是克里克所在单位的领导,他是奥地利出生的化学家,1936年就来到英国。他从事血红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的资料收集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那时刚刚开始有点起色。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布喇格爵士极力帮助他。布喇格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并且是晶体学奠基人之一,他几乎花了40年时间一直在尝试利用x射线衍射法解决越来越难以攻克的结构问题。这种新方法能阐明的分子结构愈复杂,布喇格就愈高兴。④因而在战后几年里,他对解决所有分子中很复杂的蛋白质结构的可能性简直入了迷。在行政工作余暇时,他经常到佩鲁茨的办公室去,同他讨论新近积累的x射线资料。然后,他就回家,想想能否对这些资料俄点解释。
克里克既不是布喇格那样的理论家,也不是佩鲁茨那样的实验家,他介于这两种类型的科学家之间。他偶尔也做点实验,但更多的是埋头考虑蛋白质结构的理论问题。他常常会由于什么新发现,变得很好激动,立刻逢人便说。过了一两天他经常会觉得他的理论站不住脚了,于是又回到实验中去,一直到百般无聊之中又产生了对理论的新想法为止。
有许多戏剧性事件伴随着他的新想法而生,使得实验室的气氛大大活跃起来。实验室里有些实验常常要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之久。这种活跃气氛部分是因克里克讲话声如洪钟引起的:他的嗓门比其他任何人都高,说话又快,听到他的笑声,就知道他在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哪个角落里。几乎每个人都享受过他的谈笑风生引起的愉快,特别是当我们有闲细听他的谈话,并坦言他那不着边际的话使我们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是明显的例外。与克里克谈话常常使布喇格爵士感到讨厌,克里克的嗓门之大也常常使布喇格躲到一个更为安静的房间去。布喇格难得到卡文迪什茶室去,因为去了就得容忍茶室中克里克震耳欲聋的谈笑声。即使不去茶室,布喇格也是不得安宁的。他办公室外的走廊有两次被克里克工作的实验室不断漫出的水淹没。克里克被自己的理论吸引着,竟忘了把抽水机龙头上的橡皮管扎紧。
我到达那里时,克里克的理论已经远远超出了蛋白质晶体学的范围。任何重要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他也常常到其他实验室去串门,为的是看看那里完成了哪些新的实验。对于这点他毫不隐瞒,尽管一般说来他对人是彬彬有礼的,对于那些并不理解他们近期新实验真正意义的同事,他也是很体谅的。他几乎可以立刻设计出一连串新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他的解释。而且很终他往往会忍不住对所有愿意听的人说,他聪明的新想法将会怎样推动科学的进步。
这样就引起了大家对克里克一种心照不宣的真正恐惧,这种恐惧感在那些尚未成名的同辈人中间就更加强烈。他掌握别人的资料并使之条理化的速度之快,常使他的朋友们吸一口凉气,大家担心在不远的将来他会成功,并在全世界面前暴露出剑桥大学各个学院在谨言慎行、温文尔雅的风度掩饰下的智力迟钝。
尽管克里克在凯斯(Caius)学院有每周吃一顿饭的权利,但他并未在任何学院任职。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愿意这样做。很显然,他不想让那些本科生不必要的光顾加重他的负担。另外,他的笑声也是一个原因,如果每周不止一次听到这种雷鸣般的笑声,许多学监肯定要反对的。我相信,这一点偶尔也使克里克感到烦恼,尽管他清楚地知道高桌世界①都被一些学究式的中年人把持,而这些人既不会使他感到愉快,也不会使他得到任何教益。历史悠久的英王学院不受古板的传统所羁绊,吸收了他,对他和这所学院来说,都相得益彰。有些朋友知道他是一位讨人喜欢的饭搭子,尽管他们小心翼翼,仍然无法避免酒多失言惹得克里克大发雷霆。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