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 字数: 14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美]欧文著 高健译
  • 出版日期: 201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56025
  • 版次: 1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见闻札记》是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作者以旅欧生涯的所见所闻,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浪漫主义奇想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幽默和抒情结合在一起。书中不少篇章富有传奇色彩,情真意切,动人心魄,给人启迪。欧文的语言十分典雅细腻,每篇文章开头之前多引一小诗,暗示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文中大量应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令全书文采飞扬。
内容简介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之一。他的文学才能集中体现在《见闻札记》一书中,这是一部真实与虚构并存,在高超的技巧、丰富的想像力来反映新旧世界的作品。在此书中,作者撷取自己在美国及旅欧时所闻所见的种种逸事,以小说家的手法,哲学家的冷静思辨,将之一一述来。作者以漫画手沟勾勒人物,懒散的瑞普、富于浪漫情的鬼新郎和利欲熏心的乡村教师克兰,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经典形象。本书中的纪实与游记类作品中,贯穿着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

有名英语随笔翻译家高健先生毕生致力于英语散文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卓有成就的英美散文选家和翻译家,尤以翻译风格见长,其译作精致周到、隽美考究、纯净圆熟。有很多学者著有研究高健翻译理论和风格的论文。《见闻札记》是高健先生散文翻译中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作者:(美)欧文 译者:高健
目录
译者序
作者自叙
海行
瑞波?凡?温克尔
英国乡村
著书之秘
教堂杂感
文学的嬗变
惠斯敏斯大寺
圣诞佳节
驿站马车
圣诞夜
圣诞日
小不列颠
印第安人的性格
约翰牛
村女哀史
睡谷美人
作者生平简介
摘要
    的确,在陆地上出游时,山形地貌是连成一片的,人物事件也是如此,正唯这样,人生这出伟大戏剧才得以一直搬演下去,而不致令人有太多的背井离乡之感。诚然我们所跋涉的是“一根长长的链条”,我们征途的每一步前进都是这样;但那链条却是首尾相续,接连不断的:只须一环一环倒转回来,我们不愁重返原处;因而感到即使是那最后的一环也会将我们与出发地紧紧绾在一起。但是一个广海却把我们立即割断。它会使我们觉得自己从一种稳定生活的安全之港给解了缆索,从此成了一只前景渺茫的不系之舟。它会在我们与自己的故里之间横插了一道天堑,一种绝非虚幻的真正阻隔――其间涛澜时作,险象环生,这时只感去路遥遥,归程无期。 至少我自己就深有这种感觉。当着故国的一线苍翠像云烟般最终从那海天之际消逝后,那里的整个世界,它的一切事物,都仿佛一本合闭了的巨册那样掩卷不见,于是在重启新的卷帙之前,中间有的是空暇供我悠闲思索。同样,那片现已从我的眼际消失的土地里面便包藏着一切对我的生命最亲切的东西;那里的种种又将经历什么样的兴衰变迁――甚至连我自身又将变化成何等模样,直至我来日再见到它!谁又能讲得出,当一个人踏上浪游的途程之后,他又将被生命的难测漩流驱赶到了何方;或者何年何月他才会又重返故土;或者甚至他命中还有无机会使他能再度见到他的童年环境? 我在上文说过,大洋之上只是一片空旷;这话或许稍需修正。对于一个平时便惯爱大做其白日梦,惯爱沉溺于种种冥思遐想的人来说,海行可供他细细体味的事物实在是太丰富了;其实还不止此,那水下的异象,空中的奇观,实在是所在多有,而这一切都将把一个人的心灵从世间的冗务俗虑中解脱出来。每当波平浪静之时,我自己不是闲倚于船尾围栏,便是攀越至主桅楼顶,俯视着眼下寂静的海面,默思良久,时而凝注着那新从水平线上涌出的朵朵金色浮云,心想那里不知会是什么灵境仙乡,于是把种种想象到的东西也都添加进去――时而又目送着那缓缓而前的潋滟细波,仿佛正席卷着无数银白卷轴,渐渐消逝于远方的极乐滩头。 我常带着一种亦安亦危的有趣感觉,从我那骇人的高处俯瞰着海面上一些怪物的笨拙戏耍:那翻滚于船尾左右的成群的可笑海豚,那不时缓缓将其庞硕身躯浮露洋面的逆戟巨鲸;或者迅疾地(其速如鬼!)穿梭于蔚蓝海波间的凶猛鲨鱼。我的想象还会把我脚下世界里的一切事物,也不管是听说来的还是阅读过的,全都一股脑地召唤到我的面前;那戏嬉遨游于水下幽谷的锦鳞族类;潜踪藏迹于地底深渊的千奇百怪;以及充斥溢满于一切渔夫水手故事里面的那许许多多诓骗人的虚影幻象。 有时候,天际的一张远帆也会引得人大动遐思。这是一件何等有趣的事――这个世界的一个残片正在匆匆前去同那伟大的存在总体再相汇合!这是一项何等值得纪念的伟大发明①,凭藉着它,人类竟能在一定程度上征服了海浪天风,从而将天涯海隅结在一起,将各地福祉宝物加以互换,比如以南国之富而济北地之贫,将知识之光与文明之赐广播人间,并从此而将因大自然之重重阻隔而被弄得天各一方的异地人群得以重新携起手来。 一天我们看到一件辨不清形状的东西在远处漂浮。在海上,任何能打破一下周围的单调的事物都会引起注意。细看发现为船的一根桅杆,那条船肯定早已不在了;桅杆上尚有手帕之类的东西,想为水手将其躯体系于杆上时所用,以免为浪卷走。至于那船的名字已无物足以说明。船的这个残片显然已在海上漂流了数月之久;它的上面已附满贝壳,长长的藻类也在杆边向它嘲笑。但是它的船员们又在哪里?他们的一场搏斗早已成为过去――他们已经在风浪的呼啸中沉了下去――他们的白骨已在深海的岩洞里变得更白。寂静与无闻,正像水波那样,已将他们永远埋封水下,谁也再不清楚他们的可怕结局。试想又有多少长吁短叹消失在那船的后面!多少遍祈祷出现在那家中荒凉的炉边!那主妇、那妻子、那妈妈,又是多少回地翻索遍了那些每日新闻,以便寻找到一条关于那个海上漂泊者的半点消息!可是期待又是如何地变成焦虑――焦虑变成恐惧――恐惧变成绝望!唉,再没有一件东西可以返回到亲人那里可以稍供他们追忆。专享的一桩真实的情况便是,那条船自出海之后就再没听到它的消息! 船的这片残骸,正像往常那样,勾出了不少悲惨的故事。这种情形遇上夜晚就更会是如此。这些日的天气,虽然一直很好,此刻却出现陡变,乌云滚滚,阴森可怖,大有暴风雨将至之势,尽管刚才还是平静的夏日景色,这种情形却会是说来就来。当我们都守着一盏荧荧如豆的灯光(这灯光反使周围更加昏暗)围坐在舱中时,这工夫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沉船海难事件。船长讲的一段简短经历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P10-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