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11卷)
字数: 6605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 周国卿 许步曾 劳景素 等译
出版日期: 2015-06-01
商品条码: 9787532769698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9200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
¥9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由英国有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主编,按专题编写,共11卷:《1939年3月的世界》、《大战前夕,1939》、《轴心国的初期胜利》、《希特勒的欧洲》、《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战时中东》、《大战和中立国》、《1942-1946年的远东》、《欧洲的重组》、《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和《1945-1950卑的中东》。全书不仅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两大军事营垒的军事态势、实力消长、战争进展的情况,还详细教述了战争期澡、战前和战后一段时同内各主要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涉及当时世界各国破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堪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百科全书,是了解、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推荐参考书。
目录
《1939年3月的世界》
本卷规划
第一编 政治概览
第一章 世界大国
第一节 西半球
(一)两次大战之间的年代中美国公众对待外交事务的态度
(二)美国的拉丁美洲政策的转变
(三)德国对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盟主地位的挑战
(四)南美的地缘政治地位
(五)美国的西半球防卫计划
(六)美国对英法的态度
第二节 英联邦
(一)英联邦的战略地位
(二)英联邦各成员国的态度和政策
(三)联合王国在对外政策上的意见分歧
第三节 苏联
(一)苏联政府和英法政府相互间的态度
(二)苏联的政府机构
(三)政治局的内部斗争
(四)1924年斯大林面临的问题
(五)五年计划
(六)苏联国内问题同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
(七)红军状况
(八)希特勒对苏联政策的理解
第二章 日本及其侵略范围
第一节 印度和锡兰
(一)印度
(二)锡兰
第二节 缅甸
第三节 东南亚
(一)暹罗
(二)法属印度支那
(三)马来亚
(四)荷属印度(印度尼西亚)
(五)菲律宾
第四节 中国
(一)日本对中国的进攻及其胜败之可能性
(二)国共关系再度紧张以及汪精卫背叛国民党
(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
(四)中国传统
第五节 日本
(一)西方对日本的影响
(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
(三)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人口问题的尝试失败
(四)军国主义的复活
(五)1939年3月日本的地位和前景
第三章 德国及其侵略范围
第一节 中东
(一)中东在地缘政治上的历史作用
(二)民族主义对帝国权力的挑战
(三)妥协的尝试
(四)不妥协者以及他们之被轴心国利用
(五)结成区域性联盟的尝试
(六)内部不稳定造成的障碍
(七)经济问题
(八)特殊的巴勒斯坦问题
第二节 西班牙和葡萄牙
(一)民族主义的西班牙
(二)葡萄牙和西班牙
(三)西班牙和轴心国
(四)葡萄牙帝国和西班牙帝国
第三节 瑞士、低地国家和斯堪的纳维亚
(一)得到保证的中立:瑞士、比利时、卢森堡
(二)没有保证的中立: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
(三)海外帝国
第四节 法国
(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和破坏
(二)法国对人口问题的态度
(三)经济状况
(四)政界的右翼和左翼
(五)法兰西帝国
(六)国防
(七)对外关系
第五节 意大利
(一)1939年意大利还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
(二)墨索里尼的领土野心
(三)墨索里尼的欧洲政策及其同西方大国的
关系
(四)罗马一柏林轴心:意大利的希望和忧虑
(五)意大利奉行再保险政策的尝试
(六)墨索里尼其人
第六节 东欧
(一)民族冲突
(二)社会冲突
(三)凡尔赛解决方案
(四)东欧的国际政治
(五)不利于苏俄的东欧划界
(六)法国的优势
(七)意大利的优势
(八)德国的优势
(九)德奥合并
(十)第一次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十一)从慕尼黑和维也纳到布拉格
(十二)第二次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第七节 德国
(一)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二)希特勒
(三)希特勒对外政策的方向
(四)希特勒对外政策的特征
(五)希特勒对外政策中的各种联合
第二编 强国的力量对比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强国的地缘政治地位
第一节 地理基础及其资源
第二节 由世界贸易引起的经济改造
第三节 利益范围和交通
第三章 强国的工业力量对比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重建和工业发展
(一)意大利和日本
(二)美国
(三)法国
(四)英国
(五)德国
(六)苏联
(七)小结
第二节 相对的工业实力和大萧条
第四章 战争的经济准备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的生产率与制造业力量对比的变化
第二节 重工业和战争潜力
第三节 机床,重新武装的关键
第四节 为军事目的所做努力的比较
第五节 经济和商业政策
(一)国内地位
(二)国外地位
第五章 结论
附录一 各大国制造业总产量中资本货物的份额
附录二 德国的军备支出
附录三 按生产要素成本计算的可动用的国民生产净值的组成
附录四
(一)德国政府当局的支出
(二)德国的投资总额
第三编 力量均势
索引
地图
1939年3月的东欧
1939年3月的欧洲
……
《大战前夕,1939》
《轴心国的初期胜利》
《希特勒的欧洲》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
《战时中东》
《大战和中立国》
《1942-1946年的远东》
《欧洲的重组》
《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
《1945-1950卑的中东》
摘要
在1939年3月15日那个时候,世界上最感觉不到有什么迫在眉睫的威胁的地区是西半球,而西半球优选枕无忧的国家之一便是美国。当时,美国仍旧保持着相对的安全,但实际上这种安全已远非美国大多数公民所想象的那么真实了。美国全国上下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是在1940年夏天。那时,他们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个已将全部欧洲大陆资源掌握在手中的第三帝国,在节节胜利的德国和毫无准备的美国之间,整个欧洲只有英国还站在火线上进行战斗。
可是,在1939年的春天,美国人民还没有看清楚,由于人类技术在征服空间和时间方面新近加速取得的进展,从地缘政治上说,大西洋这时正在急剧缩小到只有从前英吉利海峡那么宽,而西边的非洲凸出部分和东边的巴西凸出部分之间的达喀尔海峡,其体积也缩小到只有多佛海峡那么大了。但那时美国人的感情和政策还依然受着往事的支配,虽然这些事情与美国这时实际所处的国际情势已经有一部分或全部不相关涉了。
过去不错大的影响也许是这一事实:美国活着一代的9%以上的白种居民,以及全部美国白人的祖先(最早也不过上溯到10代或12代),都是在某一特定时机,毅然离开了欧洲先人的故土,横渡大西洋,为的是要在美洲这一边开始一种新生活,摆脱欧洲遗传下来的不愉快环境。此种在个人家庭背景方面的划时代的新起点,是所有美国人共有的一种经历或传统,不论其欧洲原籍为何地,亦不论他们或他们的祖先踏上美洲海岸是在何年何月。那种寻求“福地”的希望是吸引他们到美洲来的磁石,这块“福地”有汪洋大海同他们业已设法逃离的欧洲“旷野”相隔绝;一般说来,他们当初所期望的已充分实现了,甚至已有超出。随着北美大陆的逐步开发和逐个海岸的开发,它所藏自然资源之丰富业已获得证实,并超出了第一批移民和早期拓荒者的梦想。与此同时,这个年轻的美洲国家看来也实现了它的政治目的,成功地开拓、发展和享受这份新发现的财富而不受“旧世界”权力政治的干扰。美国脱离英国而取得独立,接着法国和西班牙统治南、北美洲各地的政权又告消失,以及美国的实力稳步增长,终于能同欧洲一些优选的强国平起平坐,这些显然是构成华盛顿不卷入欧洲纷争的理想得以实现的几个相继阶段。这段历史使美国人更加懂得的是国家的福利和特权,而不是国家的力量和责任,因而他们在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认为是自己所挣得的权利即对一种特别有利的局面的控制毕竟还靠不住时,就感到十分恼火了。
在此种激怒之下,美国人的第一个反应便是强烈否认这一说法,即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是世俗的世界历史长河发生了某种深刻变化的结果。因此,他们不愿意把这一不受欢迎的经历视为一个他们无力驱除的持久事实的证据,或者视为提出了一个必须在长期政策上作出某种急剧改变才能应付的持续挑战。威尔逊总统首先赞同作出此种改变,倡议建立国际联盟,却遭到了国人的否定,他们不愿意美国成为一个多半是由美国的灵感促成的国际新机构的成,员国。他们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认识到,作出这一决定,他们并不能因此斩断欧洲自1914年就突如其来地投在他们周围的那绺新的乱麻。与此相反,这倒是注定了他们的国家要在不到20年后的又一场更加可怕的全面战争中担当起一个主要的角色。
当时,许多美国人根本没有想到果真会有此种可能,而在另一方面,许多人却深信他们参加的那一场他们才摆脱不久的大战是多余的、不必要的和不明智的,导致参战的原因――如果这些原因是真的而且是惟一的――无疑是出于公愤。
《1939年3月的世界》 P3-P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