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知识的命运

知识的命运

  • 字数: 21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美)海伦·朗基诺(Helen E.Longino) 著;成素梅,王不凡 译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728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海伦·朗基诺著这本《知识的命运》的目标是试图打破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在学术大战中陷入的理性与社会二分的知识论僵局,填补知识生产的经验条件和理想的成功条件之间的细节科学哲学家忽视社会力量在科学知识建构中的作用,主张优选把科学知识考虑为理性的认知过程的结果,而科学社会学家则认为,科学家的认知活动必然要受到许多非认知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歧异隐含的一个共同假设是:把社会力量看成是偏见之源,看成是非理性的作者基于历史与逻辑的视域,抓住科学探索的社会性与多元性特征,结合当代生物学事例,从理解知识的三种维度出发,剖析了造成这种僵局的认识论根源,以及破解这一僵局的方法论途径、然后,运用认识的可接受性和构型等规范性概念,对知识的定义作出了非二分法的说明,论证了一种依赖于批评语境的社会认识论观点。本书于2002年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学会颁发的默顿图书奖,可供从事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论、文化学等研究者与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海伦·E.朗基诺,1973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斯坦福大学哲学系刘易斯(C.I.Lewis)讲席教授,曾担任美国科学哲学学会会长和斯坦福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职务。曾在明尼苏达大学、莱斯大学、米尔斯学院、加州大学伯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印度贾多布布尔大学、印度国家科技与发展研究院、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等从事访问研究。代表作有《研究人类行为:科学家如何考察侵犯与性》(2013),《知识的命运》(2002),《科学作为社会性的知识:科学研究的价值与客观性》(1990)。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生物哲学、社会认识论、女性主义等。
成素梅,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二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思维科学学会副会长。曾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柏林理工大学、京都大学、斯坦福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高校哲学系或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或合作研究。出版《论科学实在论》(1998)、《在宏观与微观之间:量子测量的解释语境与实在论》(2006)、《理论与实在:一种语境论的视角》(2008)以及《量子论与科学哲学的发展》(2012)等学术专著,出版《人类思想中的休闲》(2000)、《科学哲学指南》(2006)、《科学的话语》(2006)、《改变秩序》(2007)、《科学结构的表征与不变性》(2011)、《当代科学哲学文献选读》、《专长哲学》(2015)、《科学的转型》(2015)等学术译著,学术成果曾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和量子力学哲学等。
王不凡,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2014年9月-2015年6月,受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资助,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在海伦·E.朗基诺教授的指导下,在斯坦福大学哲学系进行访学,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和知识论。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和致谢
第一章 导言:理性―社会的二分
第二章 认真对待科学的社会研究
第三章 哲学家的回应
第四章 分解理性-社会的二分
第五章 社会化认知
第六章 社会化知识
第七章 澄清与回应
第八章 多元论和定域认识论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