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文化现象

现代文化现象

  • 字数: 778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刘梦溪 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699330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6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由文化大家刘梦溪先生主编,本套从书既是《中国文化》杂志三十余年优秀成果的选编,也可视作近三十多年我国学术界中国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 《中国文化》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创刊三十年来始终秉持“深研中华文化,阐扬传统专学,探究学术真知,重视人文关怀”的办刊宗旨,提倡从现代看传统,从国际看中国,在广为汲纳国外各种新观念的同时,刻刻不忘本民族的历史地位。了解此刊的行内专家将“厚重,学术,名士,低调,性情”,视作《中国文化》的品格。《中国文化》创刊以来已出版55期,总字数逾2000万,获国内外学界人士高度好评。 为汇聚成果、交流学术、留住历史,特编选“《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分十二个专题,厘定为十二卷,涵盖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学、艺术学、民俗学,以及按传统学术分类的易学、诸子学和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等专门之学,更兼有文化现象学、民间信仰与民俗等跨学科领域。所收大都是名家之作,如钱穆、冯友兰、、钱锺书、季羡林等老辈,以及新时期活跃的学者王元化、冯其庸、金耀基以及李零、葛兆光、陈平原、刘小枫、扬之水等中坚力量。 这套丛书是关心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有识之士必备的案头参考书,也是学术研究者和写作者们的问道津梁,更是有志于在汉语世界立言者们的启程之阶。本卷主要探讨中国文化的特质、价值取向和对人类的普世意义,包括总论、分论、与其他文化系统比较研究及对未来的展望。本卷《经学和史学》,是对传统学术之经史之学的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主编刘梦溪 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创办人、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 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学术思想与人物》、《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国现代学术要略》、《陈宝箴和湖南新政》、《陈寅恪的学说》、《马一浮与国学》、《学术与传统》(上中下三卷)、《七十述学》、《王国维与陈寅恪》、《国学与经学》、《八十梦忆》等。
目录
试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 陈方正001 “新文化”如何“运动”关于“两代人的合力” 陈平原024 新文化的异域回响胡适及其著作在日本 欧阳哲生042 “反法之儒”:晚清国人学习西方的原动力 再思“传统”与“新文化”之一 秦晖080 原典精神与近代化运动 冯天瑜101 关于早期启蒙 回应邓晓芒先生 许苏民135 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 再读康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邓晓芒145 “旧染污俗,允宜咸与维新” 二十世纪初关于私寓、倡优并提的讨论与中国性史的西化……吴存存157 严复的翻译 [美]汪荣祖180 新发现的严复增删《原富》未完稿 严扬193 辜鸿铭和他的《清流传》 朱维铮205 梁启超思想中知识结构的转移与深层变化 周昌龙227 王国维在一九。三 曹炳生264 吴虞与刑法典论争 [日]小野和子299 胡适的离乱岁月 周质平326 胡适和国民党的一段纠纷 杨天石349 孤独的启蒙者吴宓的文化个性及其历史命运 徐葆耕378 傅斯年早期的“造社会”论从两份未刊残稿谈起 王汎森391 傅钟五十五响 傅斯年先生在台湾大学 刘广定408 听鲁迅谈他的杂文言说环境、方式与命运 钱理群419 《故事新编》:时间与叙述 黄子平446 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诠释个案研究 “小说文学”学科建立的精神史 龚鹏程464 向低处广处看周作人的文艺文化结构观 舒芜492 丰子恺画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笺释 钟叔河513 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大公子》从陈衡哲的《一日》谈起 李西亭521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北平文教界的组织活动 桑兵532 一士谬语,胜于千夫诺诺 高二适与兰亭论辩(附年谱) 尹树人560 五十七年前的一桩冤案 同人刊物《当代英雄》筹办记往 严家炎570 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 乐黛云574 熊十力“本体一宇宙论”诸范畴阐要 郭齐勇584 钱穆与中西思想文化比较“历史主义”论释 陈启云601 忽忆垂青农圃道学人特地报恩来 杨联陞与钱穆的学术交往 蒋力621 林语堂与吴经熊信仰历程之比较 梁世和642 早期教会大学的两种授课语言及其价值归宿 杨慧林656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回忆点滴 胡厚宣66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