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清文化思潮

明清文化思潮

  • 字数: 878
  •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作者: 刘梦溪 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699402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5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由文化大家刘梦溪先生主编,本套从书既是《中国文化》杂志三十余年优秀成果的选编,也可视作近三十多年我国学术界中国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 《中国文化》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创刊三十年来始终秉持“深研中华文化,阐扬传统专学,探究学术真知,重视人文关怀”的办刊宗旨,提倡从现代看传统,从国际看中国,在广为汲纳国外各种新观念的同时,刻刻不忘本民族的历史地位。了解此刊的行内专家将“厚重,学术,名士,低调,性情”,视作《中国文化》的品格。《中国文化》创刊以来已出版55期,总字数逾2000万,获国内外学界人士高度好评。 为汇聚成果、交流学术、留住历史,特编选“《中国文化》三十年精要选编”,分十二个专题,厘定为十二卷,涵盖了哲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学、艺术学、民俗学,以及按传统学术分类的易学、诸子学和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等专门之学,更兼有文化现象学、民间信仰与民俗等跨学科领域。所收大都是名家之作,如钱穆、冯友兰、、钱锺书、季羡林等老辈,以及新时期活跃的学者王元化、冯其庸、金耀基以及李零、葛兆光、陈平原、刘小枫、扬之水等中坚力量。 这套丛书是关心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有识之士必备的案头参考书,也是学术研究者和写作者们的问道津梁,更是有志于在汉语世界立言者们的启程之阶。本卷主要探讨中国文化的特质、价值取向和对人类的普世意义,包括总论、分论、与其他文化系统比较研究及对未来的展望。本卷《经学和史学》,是对传统学术之经史之学的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主编刘梦溪 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创办人、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 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学术思想与人物》、《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国现代学术要略》、《陈宝箴和湖南新政》、《陈寅恪的学说》、《马一浮与国学》、《学术与传统》(上中下三卷)、《七十述学》、《王国维与陈寅恪》、《国学与经学》、《八十梦忆》等。
目录
朱元璋所删《孟子》章句夜读抄 邵燕祥001 明初政治转型和科举制度的确立 毛佩琦012 礼坏与不仁的朝代略论朱明王朝败亡的几个远因 郭伟川028 《明代思想史》与明代思想研究 牟钟鉴047 从“无善无恶”到“人必有私” 明代思想史上一段心的解放之路 成复旺057 《牡丹亭》内外的腐儒世界 李思涯077 《金瓶梅词话》与明代饮茶文化 郑培凯093 偕我同志论晚明知识分子自觉意识中的群己观 张琏114 明中晚期社会男风流行状况叙略 吴存存129 从王阳明到黄梨洲 罗义俊155 试论《明夷待访录》政治理念的“近代性” 冯天瑜174 黄宗羲的思想创新纪念他的四百周年诞辰 吴光199 说“戾气”明清之际士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反省与批判 赵园219 废园与芜城祁彪佳与他的寓园及其他 赵园238 明清之际的女性词人 叶嘉莹264 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刘志琴290 易代之际的生存伦理历史的相似情境及其诠释 蒋寅327 汤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际的角色意义 为纪念这位历史人物的四百周年诞辰而作 刘梦溪352 清王朝的缔建与红衣大炮的轰鸣 韦庆远367 关于图理琛的《异域录》 柳存仁386 《圣谕广训》 邓云乡404 从爱的起源和性质初测《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何炳棣421 从皇商薛家看《红楼梦》中的物质文化 黄一农450 红楼梦辨序初稿 顾颉刚470 “以心相遇”解析戴震治学的语用学维度 李畅然484 清代理学家方东树家训及其思想探析 黄爱平496 朝鲜燕行使笔下的江南镜像与心理寄托 漆永祥523 《朴园越议》与中法战争时之清廷 孔祥吉571 清代士人狎优蓄童风气叙略 吴存存597 开放过程中的文化:从龚自珍到洋务派 王富仁622 清代“经今文学”与康有为的变法运动 顾颉刚639 覆水不收:科举停废百年再思 戴海斌647 杨文会与清末佛教革新运动 唐文权664 清末的不缠足与女学堂 夏晓虹699 关于“皕宋楼事件”罪责之我见 来新夏718 帝国被慈禧终结 朱维铮7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