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伤寒金匮温病卷)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合订本(伤寒金匮温病卷)

  • 字数: 918.0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钱超尘 等整理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1171517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8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0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伤寒?金匮?温病卷》为《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伤寒?金匮?温病卷)》,由钱超尘等整理。《伤寒?金匮?温病卷(合订本)》包括伤寒论、伤寒总病论、金匮要略、温疫论、温热论、湿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病论9种。先按伤寒、金匮、温病分类,再按年代排序。每本书前撰有导读、整理说明,全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内容简介
《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伤寒?金匮?温病卷》是为了适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很好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而组织全国有名中医文献专家学者整理出版的。自2005年相继出版以来,颇受广大读者欢迎,得到中医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先后多次重印发行。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整理出版了《中医临床推荐阅读丛书》合订本。 
目录
伤寒
伤寒论
伤寒总病论
金匮
金匮要略
温病
温疫论
温热论
湿热论
温病条辨
温热经纬
时病论
方剂索引
摘要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第三十一。三味。发汗若下之,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第三十二。五味。发汗后,恶寒,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与调胃承气汤。第三十三。三味。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不能眠,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第三十四。五味,即猪苓散是。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第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第三十六。四味。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第三十七。用前第三十四方。下别有三病证。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第三十八。栀子豉汤二味。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并三味。
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第三十九。用上初方。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栀子豉汤主之。第四十。用上初方。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第四十一。三味。
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于姜汤主之。第四十二。二味。下有不可与栀子汤一证。
太阳病,发汗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啁,真武汤主之。第四十三。五味。下有不可汗五证。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禹余粮丸主之。第四十四。方本阙。下有吐蚘、先汗下二证。
伤寒,医下之,清谷不止,身疼痛,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第四十五。桂枝汤用前第十二方。四逆汤三味。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阴脉微者,下之解,宜调胃承气汤。第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云,用大柴胡汤。前有太阳病一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宜桂枝汤。第四十七。用前第十二方。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满,不欲食,心烦喜呕者,小柴胡汤主之。第四十八。再见柴胡汤,加减法附。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与正气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第四十九。用前方。渴者属阳明证附,下有柴胡不中与一证。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第五十。用前方。
伤寒阳脉清,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第五十一。用前方。小建中汤六味。下有呕家不可用建中汤,并服小柴胡一证。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第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微烦者,大柴胡汤主之。第五十三。加大黄,八味。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柴胡加芒硝汤主之。第五十四。八味。
伤寒十三日,过经{严语者,调胃承气汤主之。第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二方。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宜桃核承气汤。第五十六。五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