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谢默斯·希尼与英语诗歌传统

谢默斯·希尼与英语诗歌传统

从“影响”与“传记”诠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希尼
  • 字数: 4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戴从容 著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450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本书从“影响”与“传记”两个关键的节点上,诠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希尼与英语诗歌传统错综复杂的关系。2. 希尼随着对自己和其他诗人日益深入的理解,走入外部世界并建立起了自信,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
内容简介
爱尔兰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创作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既多元共存又相互交流的时代,创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而是不同传统的融合。早期创作反田园诗的时候,希尼依然把反叛传统作为创新的出路,但是随着对自己和其他诗人的理解日益深入,随着他建立起自信和更多地走入外部世界,希尼对其他诗人和传统日益包容,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新的风格。本书在“影响”与“传记”两个基本研究点的基础上,建立起希尼与英语诗歌传统的立体研究体系。
作者简介
戴从容,女,1971年出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长聘教授。研究领域为英爱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翻译研究。曾执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中文系,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英国爱丁堡大学苏格兰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美国伟恩州立大学客座副教授、爱尔兰科克大学访问学者、杨浦区知联会副会长、《乔伊斯季刊》顾问委员会委员。出版《人类真的是耶胡吗?——欧洲文学十四讲》(2019)、《自我流放:乔伊斯小传》(2018)、《当代英语文学的多元视域》(2016)、《乔伊斯、萨义德和流散知识分子》(2012)、《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解读》(2007)、《乔伊斯小说的形式实验》(2005);翻译班维尔《蓝色吉他》(2018)、乔伊斯《芬尼根的守灵夜》(2013)、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2005)、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2004)、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2005)。在国内外各类权威、核心和其他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
目录
   希尼主要作品缩写
绪论
第一章 诗人地图与交叉点
第一节 成长岁月(1939-1956)
第二节 贝尔法斯特(1957-1972)
第三节 爱尔兰共和国(1972-1981)
第四节 走向世界(1982—2013)
第二章 希尼与爱尔兰诗人
第一节 爱尔兰的元音
第二节 爱尔兰神话和早期诗歌
第三节 叶芝
第四节 帕特里克·卡瓦纳
第三章 希尼与北爱尔兰诗人
第一节 贝尔法斯特小组
第二节 北爱尔兰诗歌
第四章 希尼与英国诗歌
第一节 英国的辅音
第二节 艾略特
第三节 霍普金斯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