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传统村落古民居的活化利用

宅基地制度改革与传统村落古民居的活化利用

  • 字数: 17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曲颂,郭君平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355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积淀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极大重视,创造性传承、“活态”化利用成为全面提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容。古民居是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们的保护与利用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古民居正日渐走向衰败甚至消亡,如何让古民居“留下来”“活起来”“用起来”成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书正是立足破解这一现实困境,基于文化遗产学、产权经济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理论视角,试图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框架下,为激活古民居的财产价值和文化价值、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另辟蹊径。本书既拓宽了民居建筑研究视角,丰富了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论体系,也延伸了宅基地制度分析范畴。
作者简介
曲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入选“所级青年英才”培育工程。主要从事农村土地制度、乡村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人才项目等中国家部委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48计划项目”、中国工程院高端智库项目等0余项;在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农民日报》、光明网等报刊、网络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8部;注册软件著作权3项;主笔完成的咨询报告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16份,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三等奖。郭君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英才”。主要研究区域发展与减贫、农村组织与制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资助)、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人才项目、国家文物局一般项目、财政部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项目等国家部委课题2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世界银行项目、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等20余项,在《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Wor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等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湖北日报》等媒体上发表40余篇时评;出版专著10余部;注册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项;成果获省部级与副国级领导批示30余份,获农业农村部中青年干部交流征文一等奖、周诚农业经济学奖、中国农村经济年度优秀论文、农业经济问题年度靠前论文等各类荣誉奖项8项。
目录
第一章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传统村落古民居活化利用带来契机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二研究任务与资料来源
三创新之处
四文献简要述评
第二章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形势演变、困境及制度症结
一城乡关系视角下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形势演变
二现行宅基地制度下传统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困境
三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困境的宅基地制度症结
第三章农村宅基地制度形成脉络、改革缘起与探索总结
一宅基地制度形成脉络回顾
二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生成逻辑与政策缘起
三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制度创新成果
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面临的现实困境
五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第四章宅基地制度改革影响传统村落古民居活化利用的理论分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