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

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法经济学研究

  • 字数: 20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陈旭琳|
  • 商品条码: 97875227338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数字经济的燃料,个人信息频频“爆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书谨从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与利用之间如何平衡协调”三个核心问题,依从“产权界定降低交易成本”、“规则选择促进交易效率”和“行为博弈激励合作演化”的理论逻辑,构建“权利、规则、行为”协同保护的理论体系,并结合案例分析政府、市场与社会互动的创新协同机制,为数字经济提供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新范式。本书为我国个人信息协同保护的顶层设计提供了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陈旭琳,贵州财经大学经济法学副教授,贵州鸿辅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贵州普诚舜天会计师事务所破产管理人部副主任,总审计师,曾任贵阳银行总行法律合规部高级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法与数字经济,在《财经科学》《经济问题探索》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个人信息保护起源:隐私时代的侵权保护模式 二 个人信息保护兴起:网络时代的信息主体自主控制 三 个人信息保护深化:数字经济时代的多元协同保护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划定 一 个人信息、隐私和数据 二 个人信息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 产权交易理论 二 效率理论 三 演化理论 四 协同理论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 现有个人信息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二 个人信息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协同 第一节 “权利束”——法和经济学的内在耦合 一 “权利束”:个人信息保护的产权理论 二 “权利束”的核心构造 三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个人信息“权利束”解读 第二节 个人信息“权利束”的产权界定 一 束体维度:个人信息权利的分段解构 二 束点维度:个人信息权利的分层解构 三 逻辑归结:个人信息权利类型化 第三节 个人信息“权利束”的协同 一 目标协同 二 原则协同 三 体系协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协同 第一节 “卡-梅框架”经典模型及其拓展 一 “卡-梅框架”经典模型 二 “卡-梅框架”的内外拓展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的效率分析 一 财产规则 二 责任规则 三 禁易规则 四 无为规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