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是如何诞生的

美是如何诞生的

  • 字数: 1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孙周兴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5722736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浙江大学哲学教授孙周兴作品,从全新视角理解艺术哲学 浙江大学哲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周兴,从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入手,书写与众不同的美的历史。 跳出具体的艺术形式,展开认知西方艺术哲学的全新视角。 ★8个关键问题以小见大,自古希腊至现当代呈现美的历程 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达·芬奇的油画到杜尚的小便池,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 全书8大章节,将漫长的西方艺术哲学史简化为古典、近代、现当代3大阶段,提炼关键问题,整体把握各历史阶段下美的理念。 ★精讲哲学大师的艺术思考,深度把握艺术哲学的思想脉络 柏拉图驱逐诗人,尼采书写诗歌……自古至今,艺术与哲学、感性与理性“相爱相杀”,未曾停歇。 看哲学家如何理解艺术、艺术如何影响哲学理念,了解艺术如何走到了今天。 ★提升审美修养,用美的力量营造生活 数字时代,人们的审美退化了吗?有了AI,还需要人创造艺术吗? 在技术也能生产作品的时代,培养审美变得格外重要。谈论审美之前,先理解美。从哲学的深度理解美的本质,借真正的艺术营造美的生活。"
内容简介
   在人们的常识中,感性与理性、艺术与哲学的对立已经根深蒂固了。西方哲学家们的一些说法也加强了这种对立。维柯断言:感受强则理智弱,理智强则感受弱,两者是不可能共生共长的。尼采曾提出一个反方向的问题: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能搞艺术吗?尼采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恰恰从尼采开始,时代精神风貌大变,艺术与哲学的边界开始模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有了当代艺术,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被重构了。

本书以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为主线,大尺度地梳理艺术哲学的历史,力图呈现艺术哲学史从古典、近代到现当代三个阶段的总体特征。我们要问:美是如何发生的?这既是一个艺术史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史的课题。 相应的超星线上选修课《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自2019年上线后广受欢迎,不到三年时间已有近14万人次选课。
作者简介
"孙周兴 1963年生,绍兴人。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1999—2001年在德国从事洪堡基金课题研究;2002年起任教于同济大学,历任哲学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等;现任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未来哲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校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主要从事德国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存在与超越》《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人类世的哲学》《哲思的迷局》等。主编作品有《尼采著作全集》(14卷)、《海德格尔文集》(30卷)、《未来艺术丛书》、《未来哲学丛书》等。主要编译作品有“尼采四书”、《海德格尔选集》《德语诗歌八十首》《林中路》《路标》《尼采》《哲学论稿》《悲剧的诞生》《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目录
第一章 艺术与哲学
第一节 早期希腊的诗-思之争
第二节 悲剧艺术与悲剧哲学
第三节 重启一种本源性的诗-思关系
第二章 艺术与自然
第一节 艺术的原初意义
第二节 重审古典摹仿论诗学
第三节 古典诗学或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诗性与知性
第一节 美学抑或诗学?
第二节 反抗知性的诗性智慧
第三节 非逻辑的诗性逻辑
第四章 经验与超越
第一节 先验与超验
第二节 康德:先验-超验二元论
第三节 先验美学及其限度
第四节 被压抑的审美经验?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