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1949-1966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1949-1966

  • 字数: 2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仝妍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894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从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现代化文化自觉面临的普 遍问题之一,是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目标存在着普遍的认知困惑。”a这一 困惑在各个艺术门类中都可以体会出来,在舞蹈中,关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名实之 辨、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院派”“原生态”之争、关于中国现代舞与当代舞概 念之淆等。面对这些悖论,我们要做的是站在舞蹈艺术实践历史发展的客观立场 上,分析其如何在由传统与当下、中国与西方、政治与艺术、专业与大众等共同构 成的整体艺术生态的场域内逻辑自洽地完成自身的文化与审美等范式的构建,认清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进而追求“我往哪里去”"
内容简介
《新中国舞蹈的艺术实践与历史书写》,为构建中国舞蹈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本书以历史意识与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从当代舞蹈艺术实践出发,对中国舞蹈现实主义的内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有助于高校舞蹈学的史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建设以及中国舞蹈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面对这一任务,中国舞蹈、中国文艺现实主义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就值得深入研究。本书可作为舞蹈史论课程教学的辅助教材,研究生考学与科研人员读本,可引导潜在的刚性需求,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
仝妍(1976-),女,回族,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本科、硕士,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2010-2017)。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现代性”:现代舞蹈范式构建的初探
第一节 现代市民文化语境中的都市歌舞  
一、启蒙之舞:学堂歌舞的兴起
二、流行之舞:都市歌舞的滥觞  
第二节 民主革命进程中的舞蹈审美意识形态  
一、红色歌舞:革命化的改造  
二、秧歌运动:审美的政治化  
第三节 民族意识普遍化背景中的审美救赎 
一、吴晓邦:新舞蹈的国族意识觉醒  
二、戴爱莲:“边疆舞”的民族-国家情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合法性”:新中国舞蹈建设的体制机制生成
第一节 内源基础:“延安文艺”的延续  
一、“延安文艺”合法性的确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