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崔跃松:家庭教育101招

崔跃松:家庭教育101招

  • 字数: 3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崔跃松
  • 出版日期: 201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96436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崔跃松编著的《崔跃松--家庭教育101招》内容简介:100%的父母都爱孩子,可至少有80%的父母不懂教育。
做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当司机要去上驾校考驾照,做厨师还要进烹饪培训学校。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许许多多的人做了孩子的父母,没有证、没有照,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学校,只因。我是父母”,于是就上岗了……
如今,家长都有共同的心声:”现在的孩子真难管。”小时候不懂事,给他吃给他穿总算拉扯大了,现在却越来越不听话了,这该如何是好呢?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庭教育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教育所有的孩子,对别人有用的方法不一定对你的孩子管用。我们每个家长娶用1 00种方法来教育好一个孩子。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爱。但是我们在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的同时,家长没有想过要正确地给予孩子爱呢?
有名家教专家崔跃松老师为您的孩子成才支招:1家庭教育中,我们要转变什么样的观念?2孩子成长过程中,家教要树立的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3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怎样做?4家长怎样与老师合作共同教育孩子?5教育孩子,家长要不要“动武”?6成长中的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7孩子生日到底应该怎么过?
《崔跃松--家庭教育101招》是一本家庭教育书籍。
作者简介
崔跃松——全国家庭教育“百名公益人物”.国际家庭教育华表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家庭教育导读》杂志特约专家。足迹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作了1600多场专题演讲的理论与实践报告,为您的孩子成长支招。
著有《家庭教育20讲》、《家庭教育130》、《爱,我们有话要说》、《青少年不可不面对的100种成长烦恼》等10余部家庭教育专著。
目录
写在前面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001
转变观念比寻找方法更重要
1 家庭教育中我们要转变什么样的观念?/005
2 孩子成长过程中家教要树立的最重要的理念是什么?/008
3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应该怎样做?/011
4 家长怎样与老师合作共同教育孩子?/015
5 教育孩子,家长要不要“动武”?/017
6 成长中的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021
7 孩子生日到底应该怎么过?/023
8 孩子有“心事”,为什么不愿告诉家长?/025
9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对学习有什么用?/027
10 为什么说没有“笨孩子”?/030
11 为什么说家长要多给孩子竖“大拇指”?/033
12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辅导班、特长班?/036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13 我们常见的哪些家教方法是不当的?/042
14 教育孩子观点上发生冲突怎么办?/045
15 孩子不听话有没有训斥的很好方案?/047
16 如何把握教育孩子的合理尺度?/049
17 如何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051
18 家长与子女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054
19 怎样做一个称职的父亲?/057
20 为什么孩子怎么做都不能令家长满意?/059
21 孩子不开心做父母的该如何引导?/061
22 如何让孩子们对父母有话就说?/063
23 小小年纪就和父母“敌对”怎么办?/065
24 怎样教育太任性的孩子?/068
25 孩子犯了错误怎样惩罚才算合理?/071
孩子啊你为什么管不住自己?
26 孩子非智力因素培养真的很重要吗?/077
27 怎样培养孩子的意志力?/079
28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081
29 怎样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083
30 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085
31 孩子如何克服自卑心理?/087
32 孩子没有自信心怎么办?/089
33 如何改变孩子的依赖性?/091
34 孩子“羞涩、懦弱和胆怯”是性格上有问题吗?/093
35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096
36 孩子任性、蛮横难管,我该怎么办?/098
37 孩子爱吹嘘怎么办?/10l
38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104
39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106
“妈妈再爱我一次”
40 工作忙,没时间教育孩子,怎么办?/113
41 单亲母亲如何担起育儿重任?/115
42 怎样帮助孩子找到快乐?/117
43 孩子孤独怎么办?/118
44 如何帮助女儿走出情绪的低谷?/120
45 父母离异对孩子有影响吗?/122
46 隔代教育有哪些优势和劣势?/124
47 隔代教育应具备哪些条件?/126
48 家长如何对孩子说“不”?/128
49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130
50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133
没有好习惯,咋会成优秀?
51 孩子吃零食应该注意些什么?/140
52 孩子得了厌食症怎么办?/142
53 儿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145
54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146
55 怎样矫正孩子的懒惰行为?/148
56 孩子懒散怎么办?/1 51
57 怎样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153
58 怎样引导孩子安全上网?/155
59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157
60 孩子迷恋游戏怎么办?/158
61 小学阶段培养什么习惯最重要?/160
62 孩子逆反什么是关键?/161
63 小孩子怎么爱撒谎?/163
64 怎样帮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164
“我要学”不是“要我学”
65 孩子爱不爱学习与家长有关系吗?/1 70
66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学习?/172
67 家有“差生”怎么办?/1 74
68 孩子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76
69 孩子学习总是“粗心”,怎么办(上)?/178
70 孩子学习总是“粗心”,怎么办(下)?/180
71 怎样引导孩子进行正确阅读?/182
72 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何养成?/183
73 孩子课余爱好大于学习兴趣,这该如何对待?/185
74 情绪会影响到学习吗?/187
75 成就感对孩子学习会有怎样的影响?/189
76 怎样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191
77 毅力在孩子学习中有什么作用?/193
78 孩子学习需要自主权吗?/195
79 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197
80 家长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时能做些什么?/199
小小年纪,为何心事重重?
81 怎样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207
82 怎样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209
83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家长要注意什么?/211
84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毛病?/213
85 孩子为何怕见生人?/215
86 孩子落榜,家长该如何调节其情绪?/218
87 一遇上考试,孩子就焦虑,咋办?/220
88 心理有问题会不会影响孩子“长个子”?/224
89 孩子常常感到羞怯,怎么办?/226
90 孩子嫉妒心强怎么办?/228
“更年期”咋撞上了“青春期”?
91 孩子大了为什么更难管教7 7/235
92 家长如何应对“早恋”?/237
93 青春期的孩子怎样与父母交流?/239
94 青春期的女孩为何多愁善感?/242
95 怎样对待青春期男孩常见的攻击行为?/244
96 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什么?/246
97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248
98 对孩子的性教育要怎样进行?/250
99 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252
100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教育方法?/255
101 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什么样的榜样?/257
附录 孩子眼睛看家教:事小问题可不小
1 上课想发言,可又不会说我该怎么办呢?/259
2 我的长相不好老师和同学们都不重视我我该怎么办?/260
3 我帮同学解难题有错吗?/261
4 对于交朋友老师不理解怎么办?/262
5 爱吃零食的习惯能改掉吗?/262
6 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263
7 爸爸妈妈不支持我参加课外活动,怎么办?/264
8 我不想上各种辅导班,怎么和父母说?/265
9 父母迷恋麻将,我该怎么办?/265
10 课余时间的学习内容和父母意见不一致,怎么办?/266
11 我是不是永远也学不好数学?/266
12 展示自我才华是爱出风头吗?/267
13 怎样摆脱自卑的烦恼?/267
14 我不想当班干部又辞不掉,怎么办?/268
15 面对简单粗暴的妈妈,我该怎么办?/268
16 我怎么才能和爸爸和睦相处呢?/269
17 考试作弊后怎么面对老师和同学?/270
18 怎样赞美别人?/270
19 参加运动会担心拿不到名次,怎么办?/271
20 爸爸妈妈不实现诺言,怎么办?/272
21 不喜欢阅读怎么办?/272
22 耳机不能戴太久吗?/273
23 压力是逃避还是面对?/273
24 从爱河岸边回来/275
25 走出对老师单相思的迷津/277
26 我学不进去了怎么办?/279
27 我的话太多怎么办?/280
28 如何度过父母闹离婚期?/281
29 不要让抑郁情绪吓蒙自己/283
30 做一个勇于克服羞怯的人/286
摘要
    人才观念。什么样的人是人才?简单地说,人才是有本领的人、有特长的人、能解决问题的人和有某个方面技术专长的人。
     严格地说,一个成功的人知识只占20%,人际关系占40%,还有40%需要我们的观察力来帮助。未来社会将有五种人会被淘汰:知识老化的人、技能单一的人、情商低下的人、单打独斗的人和表达欠佳的人。我不去一一点评,但就表达欠佳的人来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拥有三“头”的人都是“人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笔头”,要计划,要总结,要拿方案,要发文章,拿不起笔还真的不行。口头表达就更为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和人交流沟通,向领导汇报工作,组织协调事务,参加各种面试、演讲活动,哪一样能少得了“口头”?拥有这两“头”的人,一般来说都是“领头”,不具备前两“头”的领导也不可能成为“领袖”。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首先必须弄清楚,应该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才的人。
     育人观念。在德国,小孩一般三岁可上幼儿园,为期三年。这三年中,他们会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参观消防警察局,学习灭火和躲避火灾;参观市政府,认识市长,看他如何为市民服务;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三年后,他们具备初步的生存能力。家长要始终把将孩子培养成人作为目标,教孩子如何做人是第一位的,品德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否则孩子长大后就是本领再大,也是一个无用的人,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缺少爱的人,甚至会是一个朝着相反方向发展的人。一个人在社会上一般可以分成四个层面:人物、人才、人手、人渣。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成为第四个层面的人。
     分数观念。现代社会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原因,家长盲目跟风,一味地只盯着考试的分数,导致很多家长“唯分数论”,只要能考高分,就“一俊遮百丑”。其实这是一个很陈旧的观念。现实生活中许多高学历者在为低学历者打工;单位里的老总绝大多数不是学历优选的,相反,很多高学历的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恰恰在给一般学历、一般学校毕业的人打工。家长们试想一下,现在的高考和七八十年代一样吗?都是没有工作的,现在高校招生已经突破。70%了,有的地方更高,甚至逼近100%了,应该讲上大学已不是什么问题。也许有家长要说,重点大学还是难考,考上了还是不一样的。是的,应该承认,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上名牌大学,毕业了都一样能找到工作。问题是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味地把分数放在重要位置,孩子将来的能力怎么培养?什么时候培养?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恢复高考后的几十年里,年年都诞生了很多状元,但是至今并没有几个状元成了哪个领域里的精英。这些状元,这些高分数者本应该在起点、就学环境,甚至智商等很多方面都高人一等,他们接近应该发展得更好,但是很可惜,没能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成为栋梁。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没能很好地培养能力,知识面不宽,在中小学期间,人生黄金的学习时期,没有读更多的课外书,没有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在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中受到创造性教育。他们本来应该学的东西因为不考试,所以就放弃了。虽然是没有用的东西,因为要考高分又拼命地大干,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做题目、押题猜题上,跟在别人后面跑。“头悬梁”、“锥刺股”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也不是在追求自己的爱好,而是打“疲劳战”,调动一切力量参与“题海战”,把眼睛弄近视了,身体弄虚弱了,朝气和睿智也没了踪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不成为精英才是正常的。家长时刻要清楚,当下孩子考试分数的获得确实很重要,但这只是一时。将来孩子的人生路更多地要面临更重要的考试:面试需要心理素质,需要智慧,需要技能,参加工作以后他要与人打交道,他要适应不同的环境,他要面对挫折,还要能在逆境中成长,这些东西在青少年时期错过了,将来谁还能给他们补上这一课?
     时代观念。这一点在以下章节中将会谈到,我不想再赘述,但还想补充一点,今天的孩子不同于我们做小孩子的时候,因为今天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脑、没有彩电,甚至没有收音机、没有书刊,今天呢?P5-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