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方以智的哲学精神

方以智的哲学精神

  • 字数: 42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昭炜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618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方以智创发“余”“冒”“均”等哲学概念,并以“余”与“正”两个对立概念为基础,构建缜密的哲学体系,其哲学框架分别是“正余一体”与“一分为三”,以此重新厘正体与用、善与恶、无善无恶与有善有恶、道与德、道与法、天道与人道、出世与入世、死与生等中国哲学重要概念,将松散的中国哲学升级成缜密的哲学体系,并凝聚成怒化生生的哲学精神,承担起为中国文化托孤的使命。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方以智哲学的思想背景
一、思想来源
二、炉鞲锤炼
三、怒化而起
第二章“余”的本体论
一、藏密之体
二、生生之源
三、根本之故
第三章吞吐成环的体用观
一、余体正用的二一之辨
二、吞吐与成环
三、统冒与公均
四、无用与致用
第四章恶的正视与儒学人性论的统合
一、善恶的正余对待与飞伏
二、源、流、贯:性恶与性善的统合
三、有无交轮:对儒学七种人性论的统合与创新
第五章善恶之有无与天泉证道的评判推进
一、方氏家学回应龙溪学
二、阳明学的病与药:吴应宾评有无之辨
三、方以智对“无”与“悟”之扭转
四、附论王龙溪统合“有”“无”的进路
第六章道德的体用及公私
一、道德的公共性
二、道德的君臣喻
三、道德的仁体与树用
第七章会通道法以卫德
一、道法相生
二、作为道法底色的“於穆”之德
三、人的道德水平类型与表现
四、道德法“三位一体”
第八章孔学人道与庄学天道的会通与托孤
一、《庄子》与《六经》
二、孔学天道视域的打开与会通
三、人道与天道自由转换之“游”
第九章入世与出世的统合
一、入世与出世的正余框架
二、入世与出世的立与泯
三、一以贯之
第十章医救三教的“药树”思想
一、药树思想的三个阶段
二、药树思想的第四个阶段:炼药开炉
三、应病予药的哲学基础
第十一章“怒化生生”的哲学精神
一、哲学与精神
二、怒化生生
三、哲学精神的三个层次
第十二章方以智哲学思想的新定位
一、方以智的哲学精神综评与三个相统一
二、作为大哲学家的方以智
三、方以智哲学在现代发展的前瞻
附录方以智哲学的生活场景:中五道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