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 字数: 1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清)蘅塘退士
  • 出版日期: 2012-08-01
  • 商品条码: 97872120553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一首诗之间阅尽人世落寞繁华,用诵读一首诗的时间感叹历史大浪淘沙……这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又是其中最璀璨的篇章。若不投身其中尽情徜徉,去体味那样一种幽远而辽阔的意境,将会是怎样一种遗憾呢?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参考阅读书目之一,是的“中小学”推荐阅读图书。《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年间,由无锡进士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是流传最广、影响优选、深受人民喜爱的唐诗读物。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甄选出一部分极其优秀的诗作呈现给读者,此外还包括诗人简介、诗歌的注释以及翻译,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以及艺术特色。
目录
出版说明

李白
秋浦歌(其十五)/清平调词(其一)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夏登金陵凤凰台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长干行/长相思

杜甫
八阵图/赠花卿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望岳/发潭州
江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前出塞(其六)/客至
阁夜/咏怀古迹(其三)
狂夫/佳人/梦李白(其二)
新安吏/新婚别

王维
桃源行/汉江临泛
终南别业/鹿柴/相思
山中送别/积雨辋川庄作
洛阳女儿行/观猎/夷门歌
田园乐(其六)

杜牧
清明/秋夕
赠  别(其二)/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齐安郡后池绝句/题乌江亭

李商隐
乐游原/天涯
谒山/花下醉/贾生
蝉/无题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乌衣巷
和乐天春词/蜀先主庙/竹枝词
柳枝词

柳宗元
江雪/渔翁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白居易
问刘十九/后宫词
暮江吟/大林寺桃花/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轻肥/花非花

王勃
咏风

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渡浙江问舟中人
晚泊浔阳望庐山/题义公禅房/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其四)

韩愈
晚春/雉带箭

贾岛
寻隐者不遇/剑客
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

元稹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离思(其四)

温庭筠
过陈琳墓

骆宾王
在狱咏蝉

王之涣
凉州词

岑参
碛中作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幽居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宋之问
渡汉江

王翰
凉州词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别董大(其一)

刘长卿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长沙过贾谊宅

李益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夜上受降城闻笛

孟郊
游子吟/登科后

武元衡
春兴

崔护
题都城南庄

常建
宿王昌龄隐居

张籍
湘江曲/节妇吟

薛涛
牡丹

崔郊
赠婢

杨敬之
赠项斯

陈陶
陇西行

罗隐
自遣/赠妓云英

皮日休
橡媪叹

黄巢
菊花

曹松
己亥岁

韩?
惜花/已凉

郑谷
鹧鸪

杜荀鹤
春宫怨
摘要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贺知章惊叹其为“谪仙人”。祖籍为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天水市),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四岁时随家人迁居至四川绵州的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李白是我国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由于精品诗作众多,后人称其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李杜”。
     李白的诗歌风格豪放且洒脱飘逸,以流转自然的语言以及和谐多变的音律而著称,想象力也极为丰富。他善于从各种神话以及民歌中寻找素材,运用这些素材中的离奇境界以及自己强烈的情感来描写选中的对象,构成了一幅幅瑰丽绚烂、惊世骇俗、壮丽奇诡的画卷,接近可以说李白的作品形成了继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杜甫就曾赞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朝文宗还曾经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与李商隐、李贺并称为唐代“三李”。
     李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二十岁时他就只身离开四川,开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篇。但李白在政治方面却始终郁郁而不得志,虽然曾官拜翰林,但最终因权贵的谗言而被排挤出京。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毕生都在为实现“济苍生”以及“安黎元”的理想而奋斗。丽他的大部分诗篇所表现出来的风格都是爱憎分明,在反映那个时代繁荣气象的同时,也揭露并批判了统治阶级的荒淫与腐败,表现出了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精神。
     秋浦歌(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缘:因为,由于。
     个:这样。
     秋霜:这里指白发。
     译文
     长长的白发足有三千丈。
     是愁闷让自发如此之长。
     望着明亮的镜中的自己。
     不知道镜中的秋霜从何而来。
     诗人在这首抒愤诗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新的“自我”形象,然后借着这个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以及抑郁全部宣泄出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首先以夸张的手法引出三千丈的白发,之后又说明是由于愁闷才使自发如此长。其实,所谓的“三干丈”形容的不是白发,而是作者的愁闷,正因为愁长,所以白发也随之长长。这种布置,准确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在的真实感受,不但不显虚妄,反而赋予了诗歌强大的感染力。后面两句,诗人明知故问,借此抒发自己内心寂寞、凄凉的情感。
     清平调词(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客,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槛:带有格子的门窗。 华:通“花”。
     群玉山:传说中的神山,据说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瑶台:传说中仙子居住的地方。
     彩云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容颜。
     春风肷拂着栏杆,在露珠的滋润下花色更加浓郁娇艳。
     这样的倾城之姿,如果没有在神仙居住的群玉山见到,那就只能在月下,仙子居住的瑶台与之相逢。
     首句“想”字可以理解为看见云彩就想到衣裳,看见花儿就想到美人的容貌,寥寥几字就给人花团锦簇之感。之后又用“露华浓”进一步点染美艳花容,同时这里也是以风露来暗喻君王对美人的恩泽。然后,诗人又想象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以及仙子们居住的瑶台,进一步说明如此花容只有在天上仙境才能见到。将杨贵妃比喻为天女下凡,可谓精妙至极。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