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然地奥秘/探索魅力科学丛书

自然地奥秘/探索魅力科学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 作者: 本书编委会
  • 出版日期: 201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0705427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1.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自然中充满了神奇和未知的奥秘,无论是奇趣盎然的动物、生机勃勃的植物。每一个知识都带来超乎想象的神奇感受,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无限的遐想……《自然的奥秘(图文版)》(作者《自然的奥秘(图文版)》编委会)分山川的奥秘、海洋的奥秘、天空的奥秘、动植物的奥秘四部分内容。《自然的奥秘(图文版)》图文并茂,全彩四色印刷!
目录
1 山川的奥秘
文明的孕育者――江河
湖泊的产生与形成
南极冰川的崩塌
――冰山从这里起航
天坑与地下河流
――喀斯特地貌之谜
河流遇险
――瀑布的形成与消亡
流动的陷阱
――流沙噬人的奥秘
干湖之国――解析冰川的作用
地热奇观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湿地――解开沼泽的神秘面纱
雪山之神的愤怒――雪崩探秘
厄尔尼诺现象与沙漠之花
沙漠之音――鸣沙之谜
世界之巅
――珠穆朗玛峰的成长
大地的烟火――火山喷发之谜
潮水洞预测天气之谜
死海之谜
繁华的热带雨林
2 海洋的奥秘
蓝色猜想
――地球上的水来宿何方
天海一色
――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大西洋中脊之谜
海底峡谷形成之谜
海底烟囱
――神秘的海底温泉
海岛沉浮之谜
洋流――暗流涌动的海洋内部
海底不生根――会移动的岛屿
巧夺天工的冰山奇观
大海――生命的摇篮
泪洒太平洋――小岛为谁哭
奇异而美丽的海光
海水温度的特点
海浪的美丽与威力
能够“粘”住船的海
海底玻璃之谜
大海的呼唤
海水温差发电
神奇的海底之花
――美丽的珊瑚礁
3 天空的奥秘
绚丽多彩的极光
庐山佛灯传奇
威力巨大的台风
空中火球――球形闪电
天空奇观――海市蜃楼
云海光环――峨眉“佛光”
天空的三个太阳
美丽的七彩虹
美丽的流星雨
黄道十二宫
太阳戴帽――日晕
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朔”与“望”――月的阴晴圆缺
冰雹的形成
美丽而奇妙的雪
神奇的日食
迷人的月食
4 动植物的奥秘
沙漠里会“跑”的植物
结“面包”的树――面包树
植物睡觉之谜
英雄树――木棉
植物自卫之谜
植物的性变之谜
干奇百怪的植物之最
植物也会欣赏音乐
植物的返老还童
高原植物的奇迹
植物中的舞蹈家
预报地震的植物
爱“流血”的树
会发光的植物
动物冬眠之谜
动物为什么不会迷失方向
动物的寿命
动物中的数学家
一眼两用的四眼鱼
咆哮如雷的吼猴
不忘故乡的哈鱼
动物杀幼仔之谜
鲸为什么要集体“自杀”
海龟自埋之谜
蜜蜂的语言
摘要
    海终于被他的举动感化,并把温馨的爱和猛烈的爱都给了他,他没有跑,就这样他们结合了。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就有些厌烦了,总觉得海给予他的不是风平浪静,就是波涛翻滚。觉得海再也不能给予他别的什么爱了,就这样他也悄悄的离开了海。
    海十分伤心,这些都被蓝天看在了眼里。他对海说:请你不要伤心难过了,其实他们都不懂你。
    他们看到的只是你的表面,其实海底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那里有五色的鱼儿、丰富的矿藏、美丽的珊瑚,这些才是你为他们准备的,可惜他们不懂。蓝天说:只有我知道这些。
    后来蓝天就和大海相爱了。可是因为他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距遥远,他们始终不能牵手,彼此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更加浓厚。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蓝天思念得难以忍受的时候,就以泪洗面。蓝天的泪水滴落到了海的心里,不知道流了多少泪水,把整个海水染成了蓝色,所以人们站在海边看到的是海天一色。
    人眼看到的海水的颜色,是海水对太阳反射光的颜色。白光射向海水时,由于海水对白光的选择吸收和散射,使海水呈现蓝色。
    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对光线的选择吸收是物质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做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著,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
    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
    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
    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海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
    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很少的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色。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紫光波长很短,散射和反射应当不错烈,为什么海水不带紫色呢?
    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所以海水不呈现紫色,接近是因为人眼没有如实反映情况的缘故。
    大洋中脊,顾名思义,就是大洋中间的巨大脊梁,它很形象地说明了大洋中脊的外观特征。这条大西洋中的巨脊。从大西洋靠近北极圈的冰岛出发,向南延伸经大西洋的中部,弯曲延伸到南极附近的布维岛,差不多从地球的很北端,一直延伸到地球的很南端,长度达到1.5万多千米,平均宽度达到1000米。
    这条高山巨大的规模,远远超过世界陆地上的任何山脉。今天,人们已经通过更为优选的技术手段查明,大西洋洋中脊从洋底测量起,其高度平均为2000多米,如果与相邻的海盆相比,它的相对高度达2000~3000米,极为巍峨壮观。在一些地方,这些洋脊的峰顶甚至钻出海面,形成了大西洋上串珠般的群岛,如有名的冰岛、亚速尔群岛、圣赫勒拿岛、阿松森岛和特里斯一达摩尼亚群岛。
    在现实生活中,“歪打正着”的事时有发生,科学的发现也有这种情况,正如古人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大西洋中脊的发现就是一例。
    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佛里茨?哈勃本想到海洋中提取黄金,结果却意外发现了大西洋洋中脊。这个故事要从靠前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说起。
    1918年,靠前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败的德国需要高达1200亿马的战争赔款,德国政府急需要弄到钱。这时,德国有名化学家佛里茨?哈勃通过实验,发现海水中能提取黄金。很快,德国政府专门为这位化学家配备了一艘当时优选的海洋调查船――“流星”号。
    啥勃按照计划,先将这艘海洋调查船改装成处理海水的“流动工厂”,然后进入大西洋,一边调查――企图找到含黄金高的海水,一边做从海水中提取黄金的试验。
    然而,黄金在海水中的含量太低,要想从中提取有价值的黄金,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今天,科学技术比那时高了许多,要实现从海水中提取黄金也是十分困难的。
    哈勃指挥着“流星”号从大西洋的这一头,航行到另外一头,希望能发现含黄金量高的海水,结果是大西洋中各处海水的含金量都差不多。他们只好在大西洋上不间断的淘呀,淘呀。然而一年过去了,花费巨大,而所获无几,真是得不偿失。
    1925年,哈勃在“流星”号上安装了一台“回声探测仪”,在使用回声探测仪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段洋底是一块规模不小的凸起的高地。这个新发现令哈勃博士感到意外和吃惊,因为,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大西洋中部肯定是又深又平坦的,怎么会有凸出洋底的高地呢?
    因为有了新的发现,佛里茨?哈勃便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把从海洋中淘金的事放置一边,集中全力收集大西洋洋底的深度资料。
    在这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流星”号测量了数万个点的深度。随着深度资料不断积累、整理和分析,一条像巨龙一样的海底山脉逐渐显现出来了。后来,这位欧洲很有名的大化学家向世人宣布他在大西洋上的发现:在大西洋的中部,从南到北,有一条上万千米长的“巨龙”似的山脉。
    这条巨型海底山脉便是被后人称之为“洋中脊”的海底构造。
    科学家们通过潜水器的窗孔,看到了一些人类从未见过的景象,如大西洋断裂带的洋底基岩就像一个巨大的破鸡蛋,其流出的蛋黄,则像刚流出来就被冷凝似的。潜水器里的科学家还看到裂谷底面有许多很深的裂隙,见到一块块玻璃状熔岩外壳。
    1973年8月,“阿基米德”号深海潜水器曾对大西洋断裂带正在升起的一座“维纳斯”火山进行了探查后发现了大西洋中脊形成的秘密:
    大西洋中脊的裂缝是扩张带,来自地壳下的熔岩不断从中涌出,变冷,渐渐流向海脊的两侧。
    由于海底扩张,脊外的洋底和大陆的运动正在导致大西洋洋盆每年以1~10厘米的估测速率不断加宽。P39-4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