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测量人类的心理 阿德勒传

测量人类的心理 阿德勒传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德)亚历山大·克鲁伊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2012025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测量了宇宙,而阿德勒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取得了成功——他绘制了人类心灵的图景。自卑与超越、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社会兴趣……他所开创的个体心理学帮助无数人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并提供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现今低欲望社会的广泛问题。在本书中,作者基于业内有关阿德勒的近期新研究和大量史料文献,带领我们回顾了其动荡而又传奇的一生。其中,许多珍贵的档案记录展示了阿德勒生活化的一面,以及他的作品至今仍未被打破的、高度时代性的价值与意义。
内容简介
“为什么人们喜欢通过传记来了解精神分析或者心理治疗的历史?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和研究现状本身相关。心理学所研究的是经历和行为,精神分析则进一步处理更难琢磨的无意识,以及生长于文化之中的个体的复杂故事。但是,所有在科学之中讨论的精神功能,都同时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
阿德勒对世界的影响不仅停留在20世纪,于现今社会仍然切合时宜,甚至达到靠前的程度。面对随着时代发展席卷而来的广泛焦虑,越来越多人被压抑、迷茫、无意义感所裹挟,陷入自我怀疑的沼泽,其中不少人选择通过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而在庞大的精神分析流派之中,没有一个学说能够像阿德勒的治疗体系——个体心理学那样,与个体克服疾病和痛苦的努力紧密相连。
鲜少有人知道阿德勒拥有异于常人的坎坷人生:自幼患有佝偻病,曾目睹弟弟的死亡,年幼的自己又险些因肺炎丧命;他曾追随弗洛伊德求学,后因观念冲突与恩师决裂;他辗转致力于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却在声名最盛时因心脏病突发而辞世……可以说,阿德勒的一生正是与痛苦、自身自卑感对抗的一生。也或许正是拥有这样的经历,他才得以为世人留下惊人的思想遗产。
作者在本书中基于业内近期新研究成果、大量史料文献和定制档案资料,还原了阿德勒的生平经历及其最为重要的个体心理学发展历程。阅读阿德勒的生平,走进他的思想世界,或许能为高压下的人们提供缓冲的空间,慢下脚步,试着去调松那根上紧的发条。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克鲁伊(Alexander Kluy)作为一名作家、记者,亚历山大·克鲁伊定期为德国代表性大报《世界报》、奥地利报业销量巨头《标准报》、德国主流心理学杂志《今日心理学》等多家媒体撰稿。著有《约阿希姆·林格纳茨传》《乔治·格罗斯传:无国之王》等多部传记与文学作品。
目录
第一篇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他所处的时代/1
1850年、1870年和1900年的维也纳/3
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大学时代/19
拉伊莎·艾珀斯坦及阿德勒职业生涯的起点/25
俄国人在维也纳/34
世纪末的维也纳和利奥波德城/40
医生作为教育者/51
星期三协会/60
哲学与仿佛哲学/67
“器官自卑”/80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尔·古斯塔夫·荣格/89
决裂与新的开始/96
战争中的维也纳,战争中的阿德勒/123
1918—1919年在维也纳和奥地利的革命/142
“红色维也纳”,1920年后维也纳的心理学、
教育改革和教育学/156
教育咨询中心/168
马内斯·施佩贝尔/175
“群体”和“生活形态”/181
个体心理学和社会主义“儿童之友”团体/200
德国和欧洲的个体心理学/206
第二篇阿德勒的时代/217
美国Ⅰ/219
20世纪20年代,阿德勒一家人在维也纳/238
认识人性/257
施佩贝尔、马克思主义、柏林、分裂/266
生命的意义/288
美国Ⅱ/294
尾声/308
瓦伦丁娜·阿德勒和苏联/324
1937年后的阿德勒一家人/332
1945年后的个体心理学/343
个体心理学4.0/359
年表/3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