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养生本草大全集(彩图白金版)

养生本草大全集(彩图白金版)

  • 字数: 78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姜青峰
  • 出版日期: 201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30873748
  • 版次: 1
  • 开本: 10开
  • 页数: 427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家中有本草,健康无烦恼。中医认为,本草既能治病,也能养生。每一种本草都有它的性味归经,有它的药理功效,有它的配伍禁忌,用它入药,或为君,或为臣,或为佐,或为使,都有严格讲究。只有用对本草,才能发挥本草的大功效。
    《养生本草大全》以《本草纲目》为底本,根据科学实用的原则,从中选取了四百余种常见中草药进行介绍,并按功效将这些中草药分别列入清热解毒篇、祛风抗菌篇、消食通络篇、补气安神篇四大篇中。同时,本书参考了《本草纲目》的编写体例和相关内容,介绍了四百余种中草药的正名、采集加工、炮制技术、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本草药方和药膳方,并详细列出了药方、药膳方的配方、用法、炮制方法、随症加减和禁忌等,教会读者准确辨识本草,科学使用本草。本书为全彩图鉴,直观展示本草,帮助读者清晰辨识各类本草,一看就懂,轻松掌握辨药妙招。对各类药草的讲解十分详尽,语言通俗易懂。其中辑录的许多药方、药膳方多出自历代经典本草学著作,古为今用,指导现代人辨证取方,养生治病。且多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药方,适合普通百姓日常使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差异,因而其中所录药方和药膳方未必适合所有人,在使用时优选配合医院的诊断并遵医嘱使用,以确保安全。对于身患重疾的读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的本草药方和药膳,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内容简介
家中有本草,健康无烦恼。中医认为,本草既能治病,也能养生。每一种本草都有它的性味归经,有它的药理功效,有它的配伍禁忌,用它入药,或为君,或为臣,或为佐,或为使,都有严格讲究。只有用对本草,才能发挥本草的大功效。
姜青峰编著的《养生本草大全集(彩图版)》以《本草纲目》为底本,根据科学实用的原则,从中选取了四百余种常见中草药进行介绍,并按功效将这些中草药分别列入清热解毒篇、祛风抗菌篇、消食通络篇、补气安神篇四大篇中。同时,本书参考了《本草纲目》的编写体例和相关内容,介绍了四百余种中草药的正名、采集加工、炮制技术、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及本草药方和药膳方,并详细列出了药方、药膳方的配方、用法、炮制方法、随症加减和禁忌等,教会读者准确辨识本草,科学使用本草。
《养生本草大全集(彩图版)》为全彩图鉴,直观展示本草,帮助读者清晰辨识各类本草,一看就懂,轻松掌握辨药妙招。对各类药草的讲解十分详尽,语言通俗易懂。其中辑录的许多药方、药膳方多出自历代经典本草学著作,古为今用,指导现代人辨证取方,养生治病。且多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药方,适合普通百姓日常使用。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差异,因而其中所录药方和药膳方未必适合所有人,在使用时优选配合医院的诊断并遵医嘱使用,以确保安全。对于身患重疾的读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的本草药方和药膳,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目录
清热解毒篇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草麻黄(麻黄)
荆芥(荆芥)
肉桂(桂枝)
紫苏(紫苏叶)
防风(防风)
羌活(羌活)
藁本(藁本)
白芷(白芷)
苍耳(苍耳子)
玉兰(辛夷)
姜(生姜)
葱(葱白)
鹅不食草(鹅不食草)
石香薷(香薷)
芜荽(胡荽)
柽柳(西河柳)
【辛凉解表药】
薄荷(薄荷)
牛蒡(牛蒡子)
黑蚱(蝉蜕)
野葛(葛根)
柴胡(柴胡)
大三叶升麻(升麻)
桑叶(桑叶)
菊(菊花)
蔓荆(蔓荆子)
大豆(淡豆豉)
紫萍(浮萍)
木贼(木贼)
山芝麻(山芝麻)
清热药
祛风抗菌篇
泻下药
祛风湿药
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理气药
驱虫药
消食通络篇
消食药
温里药
止血药
活血化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开窍药
补气安神篇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补虚药
收涩药
攻毒杀虫止痒药
拔毒化腐生肌药
摘要
     鸭跖草 学名:Commelina communis L.
          HERBA COMMELINAE Yazhicao
          鸭跖草
          别名:翠蝴蝶,竹节菜,竹鸡草,竹叶菜,碧蝉花,竹节草,水竹子,露草,帽子花,竹叶兰。
          ◎《本草纲目》记载鸭跖草:“消喉痹。”
          【科 属】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的地上部分。
          【地理分布】野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 米的土丘缓坡上或者山脚斜坡。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地为其主产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者晒干。
          【药理作用】抗菌。
          【化学成分】鲜花含黄鸭跖草苷,蓝鸭跖草苷。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消肿定痛,散瘀止血。对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崩漏,跌打损伤,胸腹刺痛,瘀血肿痛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1. 主治:感冒,头痛,发热,咽喉肿痛。
          鸭跖草30g,连翘15g,桔梗、板蓝根、金银花、甘草各10g。加水煎沸15 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2 剂。
          2. 主治:大叶性肺炎,反复咳嗽,发热。
          鸭跖草60g,虎杖、鱼腥草、小蓟、平地木、蒲公英、黄芩、败酱草各30g。煎服法同1。每天1 剂。
          3. 主治:尿血,尿急,急性肾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