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扶贫手记

扶贫手记

  • 字数: 17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潘年英
  • 出版日期: 2012-07-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4448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扶贫手记》作者潘年英以饱含情感的优美文笔,娓娓叙说了一年扶贫工作的种种体验和感受,从人类学的学科视野和角度,分析和探究政府扶贫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贫困存在、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扶贫手记》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其中涉及到的若干理论问题,发人深思。
目录
新版序一:他们为什么“扶不起来”
新版序二:推荐一本好书
原版序:换一种角度看“贫困”
绪言:下挂干部
“基层”的结构与功能
在官民冲突的背后
生存自救与宗教复兴
混沌体制下的混沌人生
我的扶贫生活的深度描写
人类学视野下的贫困
贫困与扶贫:未尽的话题
后记
附录一:重访南门镇
附录二:答客问
摘要
    “这儿已经是贵州的*南缘了,再往下便进入广西边境。”在那篇题为《南门镇印象》的散文中,我就这样开始了我那略带一点愁绪的沉缓叙述。
    南门镇是一个古镇,距县城六十七公里。据说自古以来便是战略要地,也是云南、贵州、四川南下两广及安南(越南),或由海上转入内地的古道必经之地,封建王朝于元明时代开始设塘讯管辖。到清末民初即建乡建镇,沿袭至今。民国时期,李宗仁、白崇禧为联络云南、贵州共同起事反蒋,曾在南门小镇聚集会商国事。抗日战争期间,南门镇则是国民党中央军队布防和沦陷区机关、厂矿、学校内迁之地,建有南门兵工厂,制造“79”中正式步枪及炮弹;南门镇周围山洞曾储存大量战略物质,后日军北犯,该地被多次轰炸,几成废墟。时光流逝,岁月沧桑,重建后的南门镇虽然也多少保存一点古朴气息,但更多的早年胜迹,则很难见到了。我现在见到的南门镇,就和别处的边远山区小乡镇一样,街道狭窄拥挤,街面杂乱破烂。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则泥泞不堪,楼房高高低低新旧杂陈,显得凌乱无序。但因为通着铁路,且还是成都局和柳州局的一个交接站.加之又是川黔公路南下之通道,所以表面也还是显得繁荣和热闹。在散文里,我写道:“……气候乍暖还寒,天空终日飘着霏霏细雨:南门一条长街,却始终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车辆相互追逐着.一辆接一辆。把一条街道吵闹得没有片刻宁静。火车站紧挨着街边,每天都要迎来送往数以千计的旅客,火车尖锐的喇叭也一直呜叫着。回响在山谷里,更显出了小镇的繁忙和热闹。”长街之长,足有两公里。靠南的一截是新街,北面则是新新街。新街其实是老街.房屋街道多建于五六十年代,是那种低矮的红砖房,倒是显得别致而略带风味。新新街就不同了,楼房均是新修的水泥砖房,墙面镶着白色的瓷砖,装修也多为有色玻璃和铝合金,显得极洋气和时尚:这也正是所渭的开发区,是两三年之内才新开发出来的。楼房多在三四层之间,且也多半作为旅社之用,一楼均是饭堂,二楼以上住宿。为了吸引投资,当地有人表态对这一区域内的旅馆,公安部门不能随便查房,若必须查房,也须先请示镇党委同意。事实上是默许此地可以存在一些国家禁止行业,如服务和赌博业之类。所以当地群众又把开发区称为“开放区”或“红灯区”。因系交通要道。
    P28-2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