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

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

  • 字数: 1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 [美]戴维·迈尔斯
  • 出版日期: 2012-07-01
  • 商品条码: 978711528162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当今版税收入优选的心理学家 戴维?迈尔斯 毕数十年心血之力作。
    2.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心理学系采用、国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社会心理学》近期新改编,短小精悍,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3.社会心理学对于人际吸引力的科学解读,所有数据和结论都基于准确的实验和调查,每一个观点都由严格的证据支持,展现了社会心理学的真貌。
    4.《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不仅具有坚实的心理学背景,也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帮助你提升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建立和维持长久的友情与爱情。
    5.《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津巴多、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彭凯平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戴维?迈尔斯编著的《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摘编自美国有名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的不错畅销书《社会心理学》,这本在国外大学的心理学学生中几乎人手一册,同时靠前大学心理学系采用率优选的书,集合了当今与我们的生活很为贴近的社会心理学中很很好的成果。我们节选了其中关于吸引力和亲密关系的一部分,配以大量插图,并且修改了原书中过于学术性的语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吸引力产生的四个要素,即现实空间上的接近性、外表、相似性和被喜欢的感觉,介绍了我们应当如何发展、维持和促进与朋友、亲人和爱人的亲密关系。 《魅力何来:人际吸引的秘密》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背景,而且由于其贴近生活,还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每一个希望提升自己的吸引力、渴望建立和维持长久的友情和爱情的人都能从中获益良多。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

    当今版税收入优选的心理学家,在美国Hope College担任了30余年心理学教授。作为一名杰出的研究者,他因对群体极化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迈尔斯曾在30多种科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世界很好学术刊物《科学》。他所撰写的《心理学》是当今很畅销的心理学导论性教材,1000多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
    译者简介:寇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目录
前言
1 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什么因素孕育着喜欢和爱情呢?让我们来讨论那些有助于最初的人际吸引的因素: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欢的感觉。
2 什么是爱情
什么是爱情?激情之爱能否持久?如果不能,那么什么可以取代它?
3 如何促进亲密关系
什么因素会影响人们亲密关系的起伏?让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因素:依恋类型、公平和自我表露。
4 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天长地久。那么,哪些因素可以预测婚姻的解体?伴侣通常如何分手或复合?
5 亲密关系如何促进健康与幸福感
支持性的亲密关系--感到被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所喜欢、肯定以及鼓励--能预测健康和幸福。
附录:心理学术语释义
作者后记:经营爱情
编者后记
摘要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尽管接近也可能诱发敌意,大多数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住得很近的人们中间,但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对于那些沉浸于神秘的浪漫爱情幻想的人来说,接近也许是乏味的;但是社会学家已经证实,大多数人的婚姻对象是那些和他们居住在同一社区,或在同一个公司或单位工作,或曾在同一个班里上过课的人。环顾四周想一想,如果你要结婚的话,他或她也很可能是居住、工作或学习在你步行可及范围之内的人。
    相互交往
    事实上,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我们常常与那些共享居住区的入口、停车场和娱乐场所的人成为朋友。随机分配到同一宿舍的大学生,当然不可避免地频繁交往,所以他们更可能成为好朋友而不是敌人。这样的交往能使人们寻求彼此的相似性,感受对方的喜爱并把自己和他们知觉为一个社会的单元。
    我所在的大学里,男生和女生曾经住在校园的两头,可以理解,他们经常抱怨缺乏异性朋友。现在,他们住在同一宿舍区的不同地方,并共享过道、休闲室和洗衣设备,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友谊较之此前多得多了。所以,如果你刚到一个城市而且想交朋友,就尝试一下去租靠近邮筒的房子,坐靠近咖啡壶的桌子,在靠近主要建筑的停车点停车,这些都是帮你建立友谊的基石。
    这种接触的偶然性有助于解释下面这个令人惊奇的发现。试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孪生同胞,他(她)已经与某人订婚,你(有那么多的地方与他或她相似)难道不会觉得自己也会爱上那个人吗?答案却是否定的。莱肯和奥?特利根报告说,只有一半的孪生同胞说他们确实喜欢自己同胞的选择,但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说“我可能会爱上我孪生同胞的未婚妻(或未婚夫)”。莱肯和特利根猜测,浪漫的爱情常常更像雏鸭的印刻,只要是经常与我们在一起,我们会爱上几乎是任何一个与自己有着大致相同的人格特征并且会回报我们感情的人。
    为什么接近会诱发喜欢呢?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易得性;很显然,我们很少有机会认识一个不同学校的人或住在另一城市的人。但是事实远不限于此,大多数人更喜欢他们的舍友,更喜欢隔壁的人,而不是隔了一个房间的人。而隔着几个门或是住在楼下,还没有远到令人感到不便的地步。此外,那些距离接近的人,就像容易成为朋友一样,也容易成为敌人。那么,为什么接近性更容易培育感情而不是滋生仇恨呢?
    对相互交往的预期
    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接近性能使人们发现共性并交换回报。更重要的是,仅仅是对相互交往的期待就可以引发喜欢。达利和伯奇德发现了这一点。他们向明尼苏达大学的女生提供一些关于另两位女生的模糊信息,并告诉她们待会儿须与其中的一位进行亲密的交谈。然后问她们对那两名女生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她们更偏好须与之见面的那位女生。对与一个人约会的预期也能促进喜欢。甚至那些大选中落败方的支持者,也会发现自己对于获胜方――现在是他们的对立方――的看法也有所改善。
    这种现象具有适应性的意义。预期的喜欢――期望某人是令人喜爱的和容易相处的――能增加与之建立互惠关系的机会。我们更喜欢那些经常见面的人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与他人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我们能选择的,但我们却必须与他们――室友、兄弟姐妹、祖父母、老师、同学、同事等进行持续的交往。喜欢他们必定有助于和他们建立更好的关系,反过来,这样的关系也造就了更快乐、更有成就的生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