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动物的故事/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动物的故事/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张轩
  • 出版日期: 201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0868928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轩主编的这本《动物的故事》所讲述的是一个个真实、有趣、鲜活的动物故事。《动物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生动、自然、形象的动物世界。掀开挡在读者与动物之间的屏障,拉近动物和人类间的距离,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动物的生活。
目录
从海洋中走来/6
生物的进化/8
史前生物/10
古老的统治者――恐龙/12
远古的遗迹――化石/14
动物与人/16
古老而简单的生命/18
腔肠动物/20
软体动物/22
头足动物/24
棘皮动物/26
甲壳类动物/28
鱼类/30
无颌鱼/32
软骨鱼类/34
水中的哺乳动物/36
海星/38
珊瑚/40
虾/42
海马/44
鲨鱼/46
海葵/48
扇贝/50
蝴蝶鱼/52
鲸/54
海豚/56
海狮/58
海龟/60
蛙家族/62
陆地上的龟/64
蛇的家族/66
蜥蜴/68
鳄鱼/70
地球上的昆虫/72
建筑大师――白蚁/74
蜜蜂/76
蝴蝶/78
蜻蜓/80
蝉/82
蜣螂和苍蝇/84
螳螂/86
蚂蚁/88
瓢虫/90
蜘蛛/92
哺乳动物/94
身边的宠物/96
熊/98
狼/100
老虎/102
豹家族/104
狮子/106
大象/108
长颈鹿/110
斑马/112
大熊猫/114
犀牛/116
袋鼠/118
考拉/120
猩猩家族/122
狒狒/124
鸟类大家族/126
秃鹫/128
企鹅/130
鹦鹉/132
猫头鹰/134
火烈鸟/136
鸵鸟/138
白头海雕/140
鸸鹋/142
摘要
    古老的统治者――恐龙 在人类统治地球之前,地球有它的另一个主人――恐龙。在现代人的脑海中,恐龙是一群具有神秘色彩的生物。它们庞大、智慧,统治地球长达1亿多年。直到0.65亿年前的一天,这种生命力极强的生物突然在地球上消失了。它们的存在和消亡都好像一个谜一样摆在人类的面前。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一类。它们具有爬行动物的骨骼构造和多鳞的皮肤。但它们不是在陆地上爬行,在恐龙成为陆地上的主宰时,飞旋在空中的翼手龙成为天空的统治者,河流和海洋中则成为鳄鱼、鱼龙和蛇颈龙的天地。 早期的恐龙出现在距今大约2亿年前的三迭纪中期。那时的地球很干燥,开花植物和草地还没有形成。针叶树是当时最普遍的树,叶子的形状就像是今天的松树。喜欢潮湿环境的蕨类植物,生长在湖边和河边。除此之外,大型的植物还有浆果紫杉、银杏和苏铁植物等。 引鳄是出现在这个时期的恐龙之一。它的个头很大,通常情况下可以长到4.5米长。它的脑袋很大,四肢粗短但是很有力。它是三迭纪时期优选的食肉动物,主要以其他爬行动物为食。长度有2米的加斯马吐龙,它的生活习性和现代的鳄鱼很接近。它们能够在陆地上爬行,在水里也是个游泳的好手。它们更多的时间是在水里度过的,主要以捕鱼为生。它的牙齿尖利而弯曲,可以用来咬食猎物。 到了侏罗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开始变得温暖湿润起来,植物也茂盛起来。充足的雨水使植物开始成片生长,形成了森林。蕨类植物和巨大的马尾草覆盖了树林周围的地面。 鱼龙是当时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恐龙,它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它非常善于游泳,有时还会在水中生产。它们已经可以直接生出小鱼龙,而不是产卵繁殖。沙尼龙是人们所知道的优选的鱼龙,它可以长到15米长。出现在侏罗纪晚期的马门溪龙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脖子最长的恐龙。它的颈骨有19块之多,现在长颈鹿也只有7块颈骨。由此看来,马门溪龙的脖子是长颈鹿的3倍。这样的长脖子可以帮助它吃到树尖上的嫩芽。 白垩纪早期,开花植物出现。它们最早出现在南美和非洲的热带地区,它们的种子可以被风吹到其他地方。逐渐的,地球上就大面积地覆盖上了有花植物。但也就是在白垩纪的晚期,恐龙消失了。今天的鸟类是恐龙专享的后代。 准噶尔翼龙是翼龙的一种,它的翅膀展开有3米长。翼龙是最早的脊椎动物,它的翅膀是一层皮膜。它的前肢张开,这层皮膜和它的体侧相连就形成了翅膀。霸王龙是地球上存在过的优选的食肉动物。它有着柱子一样的腿,前肢却很短小。它们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以捕食食草恐龙为生。它的上下颌间长满了可怕的利齿,每一颗都至少有15厘米长。这些尖利的牙齿使它能够轻易地咬死猎物、撕碎食物。 远古的遗迹――化石 现代人研究古代生物,大都是从已经发现的动物化石入手。数以万计的动物化石,带着远古时期留下的印记,向现代人传递着来自远古的生物信息。在人类历史早期,就有过关于化石的记载。古希腊的学者在沙漠中和山区就发现过鱼和贝壳的化石,并一直对此很困惑。公元前400年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提出化石是由有机物形成的。他的学生奥佛拉斯塔在大约公元前350年的时候,提出化石代表某些生命形式。 化石其实就是埋藏在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或是遗迹。化石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石化过程。古代动物死后,它们尸体中的柔软的组织会很快腐烂掉,而骨骼和牙齿保存了下来。因为骨骼和牙齿中含有的无机质较多,有机质较少,所以不易腐烂。 被泥沙所掩埋的尸体会久而久之的和空气隔绝,腐烂会放慢速度。泥沙中的流水,一方面会带走泥沙中的矿物质,另一方面,水中过剩的矿物质又会沉积下来。这部分沉积下来的矿物质会逐渐渗透到尸体的骨骼和牙齿中,填补那些有机质腐烂后留下的空间。逐渐的,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这些外来渗入的矿物质能够代替那些腐烂掉的有机质。于是,牙齿和骨骼就这样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又经过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矿物质的沉积,骨骼和牙齿的重量增加,慢慢地就形成了石头一样的物质。只是这种“石头”保持了原有骨骼和牙齿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除了古代动物的遗体,古代动物的卵、脚印、粪便等,也能形成化石。 其实化石不仅仅只具有考古价值,一些被称为化石燃料的物质,在今天人类工业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工业粮食”的煤,就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石油是由原始生物的尸体形成的。原始生物在死去之后,它们的尸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它们的细胞内含有脂肪和油脂,这些脂肪和油脂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随着地下的砂石层逐渐变成岩石层,在岩石层的压力和细菌的作用下,原始生物遗骸中的氧元素渐渐与其他元素分离,碳和氢重新组合成新的碳氢化合物。石油会穿过疏松的岩石层向上流动,一直流到致密的岩石层被挡住,慢慢聚积形成了最终的油田。 2006年12月,西班牙的考古学家挖掘出了欧洲历史上优选的恐龙化石。他们用出土地区和村落的名字给这个化石命名,叫做“土拉斯奥鲁斯一鲁代文斯”。考古学家们对这个庞然大物作了研究,初步判断出这只恐龙是一个食草类恐龙。它体长将近40米,体重在40~48吨之间,相当于现在7头大象的重量。它的头小、嘴大、脖子和尾巴长,是一种四脚蜥蜴类动物。在美洲和非洲曾发现过类似的巨型恐龙化石,但这次发现的不仅仅是欧洲优选的一个恐龙化石,更是世界上优选的恐龙化石之一。 P12-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