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

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

  • 字数: 30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作者: 王者之乐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292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编辑推荐:一本不正经,半《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让你笑,半《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让你悟。
内容简介
《百喻经》原名为《痴华?经》,是一部古老的佛经寓言宝典。通过近百篇短小精悍的故事,阐述佛理,或以小喻大,或借古讽今,在虚幻的故事中反映现实的人生。鲁迅老师就非常推祟此书,因为它以通俗易懂的故事让人在现实中获得深不可测的人生启示。 只是,凡古老的宝典,基本上都没啥人看――你懂的!所以《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以《百喻经》为蓝本,融入现代意识,突破原有一个个单独寓言故事的简单情节,大胆敷设细节描写,加入更多喜剧元素,巧妙安排,使得所有故事都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渐次展开,无论叙述说理,都极具娱乐性与现实性。气韵流畅、妙趣横生,开佛教普及图书娱乐化之先河。 《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由王者之乐编著。
作者简介
王者之乐,漂在京城的洛阳人,常常梦想回到唐朝。比“80后”老,比“第六代”小,处于一个非有名的尴尬年代;没受过大蒋,没享过清福,所以不知道自己是幸福或不幸福;夹缝地带渴望自由,拿到大学毕业证那天离开家乡,在香港回归之夜来到北京,浪掷十年无所事事的时光;十年之前,我以为自由是泡妞上不封顶,花钱下如流水;十年之后,才明白所谓自由就是可以随时随地不受地管住自己,做合适的事情。
我的名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王,并应该享受自由支配自我的快乐。
目录
狗蛋在家乡
盐巴味美不宜多,找个富人当大哥……
胸怀大志的狗蛋,想一口气喝下整条河,还想建造豪华的空中楼阁。
但,大家为什么取笑他呢?

狗蛋去海外
刚到海外杀向导,阴差阳错穿龙袍。
芝麻甘蔗没长好,格格阿哥膝下跑。
狗蛋时来运转当上了国王,谁说国王就不能务农经商?狗蛋就是这么不拘一格。

狗蛋成为阶下囚
狗蛋沿街乞讨当乞丐,被人骗去身上衣服;
养羊发展畜牧,却被“婚骗子”骗得一贫如洗,因为偷金条,他失去了优选的朋友。
人生大力度优惠谷,狗蛋终于触底反弹,从阶下囚又回去当上了太上皇。

狗蛋的新生活
爱江山更爱美人。为了爱人,狗蛋潜入别国御花园,为了送心爱之人一朵莲花,被当做了间谍误抓。
狗蛋也卧底,也潜伏么?不是的,他只是想当个好狗蛋,不想被变成野狗。

狗蛋乱投胎
狗蛋被变成了野狗,有被变成了女人,还被变成了蛇。
狗蛋要变回狗蛋!
变回狗蛋,就可以去有钱有势的大善人家当家丁,还能,参与与大善人家分家产这样的大事。

狗蛋想老婆
赤手空拳歼灭五百大盗,单刀利刃杀死凶猛的狮子。
狗蛋竟然如此勇猛,是个大英雄啊!
英雄难过美人关,狗蛋曾经也贵为国王,现在却只能暗恋别国的公主。

狗蛋回家乡
狗蛋与深山中神秘宝藏擦肩而过,又为了国家把神仙的双眼挖出。
他在不断地证悟,找到儿子又亲手杀掉。
懵懵懂懂在世界上转了一大圈儿,最终还是衣锦还乡吧。
摘要
    盐巴的美味――行于中道 演义 我是一聪明人,但是他们都没有发现,有人笑着跟我娘说:你们家狗蛋是大智若愚啊!我就不知道这到底是夸我还是骂我了!就一老哥们儿心地善良,还算瞧得起我,所以我就喜欢往他那儿串门儿。一到他家,你看人家好菜做了一大桌子,要说这哥们儿呢,还真没得说。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红烧猪蹄、油焖大虾排着队往桌上招呼。我说: 哥们儿这么盛情,我就不客气了啊! 提筷子夹肉往嘴里放,唔?好像味儿太淡了,不好吃!哥们儿穿的白大褂还没来得及脱呢,一听说,赶紧也尝了一口,哦,是淡了点儿!于是回身到厨房,拿了个小白瓶儿,冲每个菜里晃了几晃。我再尝,嗯!那叫一地道!爽口!咦?放那么少一点点就这么好吃,啥东西啊?我这么聪明的人,可不能当着哥们儿的面儿露怯,干脆,我回去的时候就把那个小白瓶儿也带走得了,嘿嘿!等我将来开个饭馆,你们就瞧我怎么客人爆满,怎么发财、数钱数到手抽筋吧!这年头,多聪明没用,多有钱才有人服。 等吃完了饭,我说去洗个手抹个脸什么的,老哥哥一听,满脸笑纹儿: 好,孩子是长进了,知道干净了,去吧! 我没去洗手间,而是就近去了厨房,你知道我去干吗么?你肯定猜不出来,我这样的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我就是冲那个小白瓶儿去的!嘿嘿!我眼疾手快,得个机会老哥哥不注意,我一把抓过小白瓶就塞口袋里了。洗了把手,出了厨房我就告辞。老哥说: 刚吃完饭,不坐会儿喝杯茶啊? 不了,不了! 我摆手: 还有别的事儿呢! 老哥哥说: 好啊,看来狗蛋是长大了,知道忙了!他娘可该少操点心了。 我回家就钻厨房了,急忙把小白瓶拿出来,心里琢磨,刚才老哥哥放那么点儿就很好吃了,我要是全吃了,你猜该多好吃啊!对了,还要开饭馆儿呢,少吃点儿,我端起瓶子,小嘬了一口,呸呸呸!不对味儿啊!吃得太少了?那再大口点儿……咳咳咳!嗓子坏了! 这个时候,我爹晃着瘦得跟照片儿似的身子从外面回来,看到我,有气无力地说: 傻儿子,你……你干吗呢? 嘿嘿!爹呀,我在老哥哥那儿搞了点儿这个回来,很好吃的,可是我回来尝一口,怎么味儿都变了?我还打算拿这个开饭馆呢!你给尝一口,看是不是我刚吃饱,感觉不出来了? 我爹搭着老花眼镜一瞧: 傻孩子,这个……不就是盐吗?啥好……吃的?再说了,咱们这儿都说节减饮食……能减肥,而且断食十天半月的……还能得道成……仙啊!你看你老爸我,都八天没吃饭了,谁还去饭馆啊?哎,儿子,你看你老爹是不是,是不是有点仙风道…… 没说完,就昏过去啦! 证悟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有益身心,方便修道;但一般外道宣传,喜欢走特别,提倡不进食,认为苦行可以得道,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伤害身体,困饿而死,对修行求道毫无裨益。如此做法与笨人吃盐的愚蠢之举有何差异呢? 顺便说一句,这个愚蠢人就是我们众生自己,甚至包括未得道之前的佛陀,他先是雪山六年苦修,饿得骨瘦如柴,形容憔悴,再这么苦修下去,就不用靠修炼得道,直接就上西天了。所以他发现这样不行,这才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供养,让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又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无上的觉悟。因此可以说,这里的愚人,黾佛陀对于曾经的自己的称呼,也是对于众生的殷殷劝诫。中道一直是佛陀谈论的陔心,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了不同的说法。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1.盐的确是好东西; 2.好东西却未必越多越好; 3.什么都要适可而止; 4.不要偏激。 相对于今天的我们,虽然是两千五百多年之后,但是咱们还不能骄傲,别以为我们就比那个傻子聪明多少。事实上,我们还是常常干抓把盐往嘴里放的事情。不信?你看―― 例如,你在工作单位每天虽然努力工作,但是也可能因为各方面原因会有二些不足,上司不分青红皂白,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就对你冷酷无情地一番责骂和怪罪,让你的自尊心严重受损,真恨不得立刻辞职不干了!但因为工作难觅,为了这份薪水,只好忍气吞声! 从佛法中道的道理来看,愤而辞职或忍气吞声这两种反应模式都是偏于两边的,都是僵固的、局限的,没有中道的智慧。应该学会观察因缘,放开视野。不要主观地认定上司故意借机羞辱你,也不要自怨自怜,觉得尊严被践踏,这些都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应该尽量不要冲动,然后理智地分析整件事情: 因为你最近有事心烦,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错,或者刚好公司的业务紧急,以及上司修养差、心情坏,所以口不择言!也许这就是实际的情况,实际的因缘。既是因缘生,只要因缘改变,以后少犯错、业务不再急迫、上司心情好,不就没事了吗?何必愤而辞职,也不用忍气吞声,以理性的方式,中肯的应对,加上平常心就可以了! 只要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那么,放开对工作表现好坏的过分在意吧!毕竟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然后,还要放开虚妄的“自尊”,那只是我们的习性而已,就是太看重自己的东西了。 那么,即使哪一天,明明自己没有错,却偏有人找麻烦,或是自己受到赏识,交付重要任务,而同事却因嫉妒而冷嘲热讽、说一些不合实情的风凉话,也都不必太在意,而能以缘起即空的中道智慧,淡然处之了!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