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美好的人生
字数: 171.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社
作者: (美)卡耐基
出版日期: 2013-10-01
商品条码: 978750573231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美好的人生》是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的代表作之一,它教人们怎样用智慧经营人生。卡耐基以简单明了的道理结合生动真实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怎样经营家庭生活,怎样减轻人生压力,如何增强交际能力,如何与人和睦相处等等,从而获得美好生活。这是一本关于幸福的书!是通往美好人生路的导航灯!
目录
第一篇 理顺家庭关系
千万不要不停唠叨
不要强迫对方改变
谨慎批评他人
发自内心地欣赏对方
绝对不要小视细枝末节
维护家庭内部的礼仪
对待女性的黄金法则
女性如何和男性相处
切莫做一个婚姻的文盲
第二篇 减轻人生压力
坚信我是世界上少见的
解除疲惫不堪和烦躁不安的四种很优方法
疲劳感的产生及克服疲劳之道
怎样消除厌倦
你愿意收获100 亿美元,但是付出
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吗?
面对别人的批评不羞不怒
第三篇 展望美好生活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培养“变负为正”的能力
确保睡眠质量
换取内心平静的方法
作出决断并付诸实施
用工作来消除忧虑
不要被身边琐事困扰
根据概率免除担忧
生活的状态由思想决定
第四篇 和人们和睦相处
与他人的兴趣相合
不要指责别人
什么是最牢不可破的名誉?
挑战自己的缺点
诚挚地予人以赞美
施与受
掌握效率优选的沟通手法
摘要
千万不要不停唠叨
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种种恶魔涌入人间,而“不停唠叨”首当其冲。它就像爱情的可怕天敌,在幸福家庭健康的机体里渗透进毒性剧烈的鸦片,一幕幕婚姻的悲剧由此上演。毫无疑问,不停唠叨是婚姻悲剧的制造者之一。
出身于西班牙没落贵族家庭的女伯爵欧仁妮?德?蒙蒂诺,强烈吸引着拿破仑三世痴情的目光。由于拿破仑三世的叔叔就是拿破仑,这种显赫门第的身份,使得大臣们觉得拿破仑三世与欧仁妮-德?蒙蒂诺的联姻门不当户不对。而拿破仑三世却听不进任何劝谏,并宣称:
我的心上人欧仁妮以其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美貌和无与伦比的青春活力,深深感染了我,我这颗心时刻都在为她而燃烧,我选定她了。你们这些人甭想破坏我的爱情,即使全天下的人站在你们一边,我也不会屈服!
拿破仑三世火速与自己深深爱恋着的女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原本,他们的婚姻不乏幸福的底色。为了使欧仁妮坐上皇后宝座,拿破仑三世简直是用尽心机。然而不久,身为帝王的拿破仑三世就发现自己也有无能为力的地方,面对欧仁妮长舌妇一般的不停唠叨,他根本束手无策――这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耀眼的爱情之花即将凋谢。
欧仁妮从不听从拿破仑三世的劝告,随意出入他的办公室。每当拿破仑三世与高官显要们处理政务时,欧仁妮总是无视他的很好不错,闯进去唠叨个没完,干扰了日常的政务工作。欧仁妮担心她的丈夫与别的漂亮女人往来。因此,她绝不让拿破仑三世获得一丁点私人的空间,也绝不让他有任何亲近漂亮女人的机会。她还老是跑到她的姐姐那里哭闹,不停地埋怨她的丈夫。拿破仑三世就算待在书房里,也别想清静一会儿。虽然富丽堂皇的宫殿有十几座,却没有一处是拿破仑三世安静歇息的港湾。
欧仁妮将一段美好婚姻亲手埋葬。莱因哈特在他的著作《拿破仑三世与皇后欧仁妮:法兰西帝国的悲喜剧》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记录:
后来,一到晚上,拿破仑三世就想尽一切办法往外躲。走正门不方便,他就悄没声息地带上一名心腹随从,把帽檐压得很低,从偏门“离家出走”,不是去约会漂亮女郎,就是去巴黎人迹罕至的街巷散步,享受无人打搅的夜生活。
欧仁妮的倒霉是自找的。虽然她有让世人称羡的美貌,且当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她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欧仁妮永远不会懂,无论是她惊心动魄的美丽,还是她手中法兰西王后的权杖,都不可能令爱情之花常开不败。于是,她只好不停地向人哭诉:“主啊,我很担忧的事为什么偏偏成了事实呢?”这场婚姻圣火的日趋黯淡,让后来的人感叹不已。然而,欧仁妮从头到尾都没有自我反省过,她糟糕的结局正是自身陋习的恶果――她太喜欢唠叨不停了。
托尔斯泰夫人在丈夫临终之际,终于明白了婚姻的真谛。但一切已悔之晚矣,她的丈夫托尔斯泰不可能像他的著作《复活》那样重返人间,也不可能再把他伟大的智慧和爱心分给自己和儿女们一丝一毫。当她在儿女们面前为自己对家庭犯下的罪过而忏悔时,儿女们纷纷痛哭失声,她们终于明白,正是母亲的不停唠叨,使父亲太早地离开了她们。
其实,所有让婚姻幸福的要素托尔斯泰和他的夫人本来都具备。托尔斯泰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伯爵,《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著作更是为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目前赢得了地位。就算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语,也会在追随者那里被奉为经典,俄国政府还连续不断地出版他的小说、散文和语录。很少有人不羡慕托尔斯泰的显赫地位和家庭财产。托尔斯泰夫妇还拥有了他们爱情的硕果――几个纯真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婚姻似乎太过幸福,仿佛受到了上帝的赏赐。不出意外的话,托尔斯泰夫妇的晚年生活更会得到人们的艳羡。但是,让那些艳羡他们的人们始料未及的是,在家庭生活中托尔斯泰的性格发生了转变,他慢慢成为了一个让人无法理喻的人。这位文学巨匠开始忏悔,认为对人类生活来说,他的作品毫无意义可言。于是,他痴迷于基督的教义,频繁抄录宗教的宣传手册,倡导博爱,宣扬和平,想要消灭人类战争与困苦的根源。大笔的财富被他布施出去,而他自己则过起朴素、清苦的生活。农民、渔夫、补鞋匠、清洁工等,都成为了他晚年饰演的角色。
对于这个原本可以十分幸福的家庭来说,婚姻不幸的责任,必须由托尔斯泰的妻子来担负。这位伯爵夫人品质成性,爱慕虚荣,是个特别拜金主义者,总想着用丈夫的文字来赚取品质的资本。而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先生则淡泊名利,崇尚质朴,秉持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化是人间万恶之源的观念。比如,他从不要自己的著作权。他们夫妻间个性的不同,使难以调和的矛盾愈演愈烈,那位自命清高的伯爵夫人丝毫不懂体恤,时常抱怨基至谩骂自己的丈夫。而修养颇深的托尔斯泰对此大多不置一词。如此一来,更加助长了伯爵夫人歇斯底里的性情。有时,她会躺倒在地板上哭闹不止,甚至手握整块鸦片,假装吞服,或威胁说:“你不信我会跳井自杀,那我现在就死给你看!”
在这种糟糕透顶的家庭环境中,托尔斯泰勉强度过了48年,直到再也无法忍受。
某天晚上,年迈的伯爵夫人想重温旧情,她拿出50多年前丈夫的情感日记,趴在托尔斯泰面前,请他朗读一遍。托尔斯泰接过本子,在颤抖的声音中读完了日记。几十年的老夫老妻重新沉浸在昔日的恋爱气氛里,美好幸福的过去使他们不禁抱头痛哭起来。此时婚姻的不幸与往日恋爱的柔情蜜意,竟然显得如此遥远而分明!
1910年,托尔斯泰已经是年近82岁的老人了,难堪婚姻重负的他似乎感觉到了上帝的召唤。10月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老托尔斯泰步履艰难地走出家门。不久,托尔斯泰被人发现晕倒在一个火车站里,人们急忙把他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他的肺炎已经很严重,对一个已是油尽灯枯的老人而言,生命即将远行。托尔斯泰拒绝夫人来为自己送行,一代文学巨匠就此离开了我们――距他离家出走,只有短暂的1l天。
托尔斯泰的妻子懊恼不已:“我想,我的确患上了歇斯底里的毛病!”这个可怜的伯爵夫人,正是她的不停唠叨迫使自己的丈夫踏上了不归路。可能,有人要为这位可怜的女人鸣不平。她确实可以在很多地方坚持自己的原则,处事不必违背自己的本性。然而,不停唠叨确实对家庭和谐毫无益处,谩骂与抱怨更会给紧张的夫妻关系火上浇油。
欧仁妮与托尔斯泰的妻子所陷人的悲剧,印证了婚姻问题专家的看法。海勃格是婚姻问题专家,他曾任职于纽约民事法庭。他花了11年的时间研究了数千起夫妻离异案件的卷宗,指出妻子不停唠叨和谩骂抱怨是促使丈夫离家出走的首要因素。《波士顿邮报》也曾论述道:“女人们总是不停唠叨,她们是在自掘婚姻的坟墓。长期如此,她们的婚姻将被迫走向破裂。”
P3-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