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罗亭.前夜

罗亭.前夜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社
  • 作者: 屠格涅夫
  • 出版日期: 201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573158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罗亭》描写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初步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罗亭,胸怀改革大志,竭力鼓吹改革的思想,一次次开始少有的事业,但转眼便碰得头破血流。面对贵族少女娜塔莉娅纯洁、热烈、义无反顾的爱情,他反而犹豫、彷徨、恐惧,充分暴露了贵族知识分子的软弱。然而,罗亭很终走上革命的道路,牺牲在巴黎的街垒之上,这一悲壮的结局又给沙皇残暴统治下的俄国带来一线希望之光。
目录
译者序
罗亭
前夜
译后记
摘要
    亚历山德拉?帕夫洛夫娜又笑起来。
    “您笑什么?”
    “笑什么?您自己看不见,您说这句客气话时那一脸委靡和冷淡的神情!我很奇怪,说到很后一个字您怎么没打哈欠。”
    “冷淡的神情……您总是需要火热,可火一点用处都没有。着一下,冒冒烟,就熄灭了。”
    “火给人温暖。”亚历山德拉i帕夫洛夫娜接着说。
    “可……也能把人烧伤。”
    “就算是吧,就算把人烧伤吧!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总归要好一些,比……”
    “我倒要看看,等您真的被烧伤的时候,您还怎么说。”米哈伊洛?米哈伊雷奇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把马缰绳一抖说,“再见吧!”
    “米哈伊洛?米哈伊雷奇,您停一停!”亚历山德拉?帕夫洛夫娜喊道,“您什么时候到我们家来呀?”
    “明天:问您哥哥好。”
    轻便马车滚滚而去。
    亚厉山德拉?帕夫洛夫娜看着米哈伊洛?米哈伊雷奇远去的背影。
    “真像条口袋!”她心里想。他躬着腰,满身的尘土,大檐帽扣在后脑勺上,一绺绺黄头发乱蓬蓬地从帽子下面直伸出来,他的样子的确像条大面口袋。
    亚历山德拉?帕夫洛夫娜沿着回家的路缓缓走去。她目光低垂地走着。临近的马蹄声使她停下脚步,抬起头……她的哥哥骑着马迎面走来,他旁边还有个年轻人在步行走着,他身材不高,穿着一件薄薄的燕尾服,胸口大敞着,领带和灰色的帽子也都是轻薄的质料,手里拿着一根手杖。他远远地就对亚历山德拉?帕夫洛夫娜露出笑容,虽然他也看见她一路都在沉思什么都没注意。她刚一站住,他就高兴地走到她跟前,几乎是温柔地说道:
    “您好,亚历山德拉?帕夫洛夫娜,您好!”
    “啊!康斯坦丁?季奥米德奇,您好!”她回答说。“您是从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家来的吧?”
    “正是,正是,”年轻人容光焕发地回答说,“正是从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家里来。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派我来见您。我想走一走,便步行前来……清晨是这样美好,统共不过四俄里的路程。我走到这里――可您不在家。您的兄长对我说,您到谢苗诺夫卡村去了,他也正准备到地里去,于是我就同他一道迎接您来了。就是这样。多么令人高兴!”
    年轻人的俄语说得纯粹而又正确,但是总有点外国人的口音,不过也难以断定到底是哪国人的口音。他的脸面有点像亚洲人的轮廓。长长的鼓包鼻子,两只大大的蛤蟆眼一动不动,又厚又红的嘴唇,像斜坡似的前额,焦油般漆黑的头发,他身上的一切都在显示他的东方人的血统。但是这个年轻人却姓潘达列夫斯基,他说他的老家是敖德萨,然而他是在白俄罗斯的某个地方靠一个有钱而又乐善好施的寡妇出资上学、长大的。另一个寡妇为他安排了一个职务?一般来说中年的夫人们都乐意为康斯坦丁?季奥米德奇充当保护人:他善于寻找保护人,而且也总会找到。他现在就住在富有的女地主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拉荪斯卡娅的家里,当她的养子或食客。他很好和蔼可亲,热心殷勤,敏感多情,而骨子里却是个很好好色的人。他歌喉动人而钢琴又弹得相当好。他还有个习惯,无论同谁说话,他总要盯着人家的眼睛。他衣着整洁,而且一件衣服总要穿很长时间,他的宽大下巴总是仔细地刮得光光的,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荀。
    ……
    Page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