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农工民主党史

中国农工民主党史

  • 字数: 39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7559064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参政党丛书”系中央统战部一局与华文出版社共同策划、 由中央统战部相关部门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组织力量编写、审定的一套丛书。“中国参政党丛书”全面、深入、系统回顾了各民主党派创建、发展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创建以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各民主党派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体现出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大局中不断发展,成为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参政党丛书”彰显了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国家治理体系、 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实践与显著优势,旨在向海内外宣传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内容简介
2020年是农工党成立90周年。为总结回顾90年发展历史、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农工党中央将编纂党史书籍列为纪念农工党成立90周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农工党90年发展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本书全面回顾了农工党90年创建、发展的历史过程,充分反映了农工党90年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携手同行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农工党90年来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本书认真把好了政治导向关、价值取向关、内容题材关、写作质量关,全书框架结构完整,从大局着眼,从细处入手,展示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讲述多党合作的中国故事,用历史的真实启迪后人,规谏来者。
作者简介
陈竺主席任主任,何维常务副主席任常务副主任,专职副主席杨震、龚建明、曲凤宏任副主任,中央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隋路、邓蓉玲、杨晓波、王素芳、耿丽丽、郭洪泉为编委会成员。在编委会指导下,承担本书编写任务的编写组成员,主要是农工党中央研究室、办公厅从事党史、档案工作的同志以及江苏省委会党史工作骨干。
目录
第一章  经历血与火考验, 矢志爱国革命   一、酝酿成立革命组织, 开展反蒋革命斗争/ 3 (一)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 3 (二) 国民党左派酝酿成立新的革命组织/ 7 (三) 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1 (四) 开展反蒋革命斗争/ 18 (五) 邓演达殉难致武装起义受挫/ 22 (六) 开展“倒蒋抗日” 斗争/ 25 (七) 参与策动福建事变/ 27 二、响应《八一宣言》, 投身抗日斗争/ 31 (一) 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的深化/ 31 (二) 响应中共《八一宣言》, 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 32 (三) 恢复发展各地方组织/ 35 (四) 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7 (五) 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9 (六) 召开第三次全国干部会议, 贯彻中共抗日斗争路线方针/ 40 (七)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投身全面抗战/ 43 (八) 致力坚持与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8 (九) 积极参加民主宪政运动/ 50 (十) 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的拉拢与压迫, 坚持偏向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 52 (十一) 倡议并参与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 53 (十二) 章伯钧等六位参政员访问延安/ 56 (十三) 中共肯定解委会的历史贡献/ 57 三、响应“五一口号”, 参与协商建国/ 60 (一) 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61 (二) 积极参与和推进民盟改组/ 63 (三) 同国民党一党独裁作斗争/ 64 (四) 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 参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69 (五) 反对加深中国战祸的美蒋勾结/ 72 (六) 投身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76 (七) 支援和参加人民解放战争/ 79 (八) 为革命献身的农工党英烈/ 87 (九) 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 / 88 (十) 参加新政协筹备与协商建国工作/ 91 (十一)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95 第二章  投身新中国建设, 参与社会主义改造   一、确立新的政治纲领和组织方针/ 101 (一) 召开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 101 (二) 进行全国党务整理/ 105 (三) 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 106 (四) 召开第六次全国干部会议/ 108 (五) 确立医药卫生组织发展重点界别/ 112 二、参与新中国国家建设/ 114 (一) 支持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114 (二) 拥护巩固人民政权的正义斗争/ 114 (三) 支持和参加“三大运动” / 115 (四) 参加“三反” “五反” 运动/ 119 (五) 拥护和支持过渡时期总路线/ 119 三、参加新中国国家政治生活/ 121 (一) 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 121 (二) 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22 (三) 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3 (四) 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 124 (五) 参加国家重要政治和国事活动/ 126 (六) 参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协工作/ 127 四、为新中国建设建言资政/ 128 (一) 建议民主党派参加土改工作/ 128 (二) 建议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29 (三) 提出知识分子团结改造的建议/ 130 (四) 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131 第三章  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经受住政治考验   一、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 137 (一) 深入学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方针/ 137 (二) 召开六届三次中央全会/ 138 二、坚持服务与改造相结合/ 139 (一) 经历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39 (二) 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40 (三) 贯彻服务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 143 (四) 召开七届二次中央全会/ 144 (五) 召开七届三次中央全会/ 146 三、经受住政治考验/ 148 第四章  实现拨乱反正, 投身改革开放   一、全面拨乱反正, 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155 (一) “” 后逐步有序恢复活动/ 155 (二) 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157 (三) 参与民主协商, 参加国家政治生活/ 159 (四) 积极服务现代化建设, 开展智力支边活动/ 160 (五) 为“四化” 建设献计献策, “三老上书” 助推中医药发展/ 162 (六) 协助落实各项政策, 建言知识分子工作/ 163 (七)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加强海外联络工作/ 164 (八)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巩固发展组织建设/ 165 二、投身现代化建设, 开创工作新局面/ 166 (一) 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立新时期政治任务/ 167 (二) 积极参加民主协商,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170 (三) 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深化为“四化” 建设服务/ 172 (四) 加强海外联络, 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173 (五) 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推进领导班子新老结合与交替/ 174 (六) 持续加强思想建设, 努力提高党员政治素质/ 178 三、坚定政治立场, 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 180 (一) 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180 (二) 旗帜鲜明反对动乱, 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 183 第五章  推进参政党建设,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一、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加强参政党建设/ 187 (一)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多党合作制度的文件/ 187 (二) 参加民主协商, 积极参政议政/ 188 (三) 加强咨询服务, 深化智力支边/ 191 (四) 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 192 (五)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巩固和健全组织/ 193 第四章  实现拨乱反正, 投身改革开放   一、全面拨乱反正, 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155 (一) “” 后逐步有序恢复活动/ 155 (二) 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157 (三) 参与民主协商, 参加国家政治生活/ 159 (四) 积极服务现代化建设, 开展智力支边活动/ 160 (五) 为“四化” 建设献计献策, “三老上书” 助推中医药发展/ 162 (六) 协助落实各项政策, 建言知识分子工作/ 163 (七)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加强海外联络工作/ 164 (八)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巩固发展组织建设/ 165 二、投身现代化建设, 开创工作新局面/ 166 (一) 召开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立新时期政治任务/ 167 (二) 积极参加民主协商,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170 (三) 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深化为“四化” 建设服务/ 172 (四) 加强海外联络, 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173 (五) 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推进领导班子新老结合与交替/ 174 (六) 持续加强思想建设, 努力提高党员政治素质/ 178 三、坚定政治立场, 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 180 (一) 召开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180 (二) 旗帜鲜明反对动乱, 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 183 第五章  推进参政党建设,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一、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加强参政党建设/ 187 (一)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多党合作制度的文件/ 187 (二) 参加民主协商, 积极参政议政/ 188 (三) 加强咨询服务, 深化智力支边/ 191 (四) 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 192 (五)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巩固和健全组织/ 193 (四) 关注民生,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252 (五)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巩固多党合作思想基础/ 255 (六) 巩固政治交接成果, 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258 (七) 探索建立党内监督机制/ 266 第七章  践行新型政党制度,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   一、深化政治交接, 确立工作总体思路/ 271 (一) 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农工党中央/ 271 (二) 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72 (三) 召开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76 (四) 确立农工党工作总体思路/ 280 二、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83 (一) 积极参加政党协商/ 283 (二) 着力开展参政议政/ 291 (三) 深入推进民主监督/ 300 (四) 扎实开展社会服务/ 306 (五) 积极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316 三、致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319 (一) 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319 (二) 扎实推进组织建设/ 325 (三) 切实强化履职能力建设/ 336 (四)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343 (五) 着力深化制度建设/ 349 附录  大事记/ 353 后记/ 421 序言/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