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史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史

  • 字数: 42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755910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7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参政党丛书”系中央统战部一局与华文出版社共同策划、 由中央统战部相关部门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组织力量编写、审定的一套丛书。“中国参政党丛书”全面、深入、系统回顾了各民主党派创建、发展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创建以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奋斗历程,集中展示了各民主党派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作出的重要贡献,体现出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大局中不断发展,成为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参政党丛书”彰显了我国政治发展道路、国家治理体系、 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实践与显著优势,旨在向海内外宣传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展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内容简介
本书对已有民革党史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吸收,时间下限为2020年12 月底。全书共八章并附大事记,以时间为轴,对民革历史进行了系统全面客观的研究和总结,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前七章的主要内容是在2007年出版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0年》基础上进行了若干的修订和增补。第八章主要记叙了中共十八大以来, 民革按照 “四新” “三好” 要求,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程。
作者简介
万鄂湘主席、郑建邦常务副主席等民革中央领导同志对本书编写工作极为重视,专门指示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和编写工作组, 积极协调推进工作开展。民革中央责成民革中央宣传部牵头,将编写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党史处,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可玥担任。编写工作组成员由各工作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
目录
第一章  继承发扬孙中山精神, 在民主革命中孕育和诞生 一、孙中山与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3 (一) 孙中山发起旧民主主义革命/ 3 (二) 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5 (三) 民革前辈深受孙中山爱国思想感召/ 7 二、中国国民党改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0 (一)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 (二) 中国共产党支持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 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11 (三) 孙中山逝世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4 三、中国国民党的分化与爱国民主力量的集结/ 17 (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民党的初步分化/ 17 (二)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党的进一步分化/ 19 (三)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的集结/ 23 (四)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成立与海外国民党爱国民主力量的集结/ 27 四、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 32 (一) 国民党民主派就成立新组织达成共识/ 32 (二) 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的召开/ 37 (三) 1948 年元旦, 民革在香港宣告成立/ 39 (四) 成立初期的组织建设/ 42 第二章  多方汇聚力量, 为新中国成立而团结奋斗 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 公开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50 (一) 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 李济深收到的亲笔信/ 50 (二) 民革响应“五一口号”, 公开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51 二、为新中国成立而团结奋斗/ 56 (一) 发表反蒋言论, 宣传革命主张/ 56 (二) 反对美帝国主义援蒋内战/ 58 (三) 开展策反工作, 推动和平解放与起义/ 61 三、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 迎接新中国诞生/ 69 (一) 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 69 (二)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73 第三章  整顿发展组织, 参加新中国初期建设 一、民革组织的统一与发展/ 83 (一) 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召开, 实现组织的统一/ 83 (二) 民革地方组织的整顿与发展/ 86 二、参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项任务/ 88 (一) 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89 (二) 参加新区土地改革运动/ 90 (三) 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 92 (四) 参加“三反” “五反” 运动/ 93 三、参加国家管理和重大决策的讨论/ 94 (一) 参与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起草和讨论/ 95 (二)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97 (三) 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98 四、三大召开, 推动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01 (一) 三大召开/ 101 (二) 成立专委会, 发挥民革优势/ 103 (三) 加强成员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改造/ 105 第四章  着力学习改造, 经受政治考验 一、学习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八字方针/ 111 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 113 (一) 帮助中国共产党整风, 开展一般整风运动/ 113 (二) 四大召开, 加强自我改造/ 115 (三) 采取“神仙会” 方式, 进行自我教育/ 117 (四) 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19 三、经历“” 考验/ 121 (一) “” 对民革的影响/ 121 (二) 、周恩来等对民革的关怀/ 121 (三)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临时领导小组的成立/ 123 (四) 民革成员在逆境中的政治情操/ 124 四、逐步恢复组织活动/ 126 (一) 投入揭批、“四人帮” 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126 (二) 恢复组织活动, 开展调查研究/ 127 (三) 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统战政策/ 128 第五章  调整工作重心, 聚力改革开放 一、多党合作制度的新发展/ 132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性转折/ 132 (二) 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关于民主党派性质的新表述/ 134 (三) 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与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 135 二、统一思想认识, 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138 (一) 五大召开, 决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 138 (二) 全国工作会议和六大召开, 完成全党工作重点转移/ 142 三、集合全党力量, 打开工作新局面/ 144 (一) 探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路径/ 144 (二) 七大召开, 进一步推动工作/ 146 (三) 发挥优势, 为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152 四、推动自身建设逐步深化/ 158 (一)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党员政治素质/ 158 (二) 加强组织建设, 推进新老交替/ 159 (三) 召开组织宣传工作会议, 推动自身建设/ 163 第六章  加强参政党建设, 发挥参政党作用 一、多党合作制度进一步走向完备、规范和制度化/ 167 二、稳步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 170 (一) 民革八大、九大召开/ 170 (二) 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175 (三) 夯实组织基础, 服务民革政治任务/ 181 (四) 加强参政党建设, 建立健全制度/ 185 三、践行“一参加、三参与”, 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 191 (一) 在政治协商中发挥作用/ 192 (二) 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调研献策/ 194 (三) 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积极建言/ 197 四、形成民革特色社会服务之路/ 198 (一) 开展智力支边扶贫工作/ 198 (二) 巩固和发展民办教育事业/ 203 (三) 继续开展社会咨询服务等工作/ 205 五、实现民革祖统工作转型, 推动两岸交流/ 206 (一) 营造“反独遏独” 舆论环境/ 206 (二) 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 209 (三) 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11 (四) 壮大海外促统力量/ 212 (五) 实现民革祖统工作转型/ 213 第七章  进一步推进自身建设, 开辟工作新局面 一、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217 二、深化政治交接,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220 (一) 民革十大、十一大召开/ 220 (二) 以思想建设为核心, 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224 (三) 突出组织建设重点, 推进民革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32 (四) 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保障工程不断完善/ 239 三、着力提升参政议政能力/ 243 (一) 确立参政议政重点领域/ 244 (二) 在重大事件中发挥参政党作用/ 247 (三)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为新亮点/ 249 四、拓宽社会服务工作领域/ 251 (一) 进一步开展智力支边扶贫/ 252 (二) 开创书画工作新局面/ 254 (三) 引导民革成员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贡献/ 256 五、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为核心,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56 (一) 创新祖统工作思路/ 257 (二) 不断加大涉台参政议政力度/ 258 (三) 丰富两岸交流活动形式/ 259 (四) 宣传对台大政方针/ 265 (五) 深化对台工作机制建设/ 267 第八章  按照“四新” “三好” 要求,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一、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 27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定位/ 273 (二) “新型政党制度” 的重大政治论断和理论概括/ 276 二、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278 (一) 民革十二大、十三大召开/ 278 (二)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 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283 (三) 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努力夯实组织基础/ 296 (四) 着力推动履职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 312 (五) 以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为保障, 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317 三、举全党之力, 参政议政谱新篇/ 322 (一) 凝聚力量参与高层协商/ 323 (二) 专项调研成果丰硕/ 326 (三) 突出重点参与政协建言/ 333 (四) 信息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340 四、社会服务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44 (一) 尽锐出战,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345 (二) 扎实推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开展/ 350 (三) 开创民革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新局面/ 353 (四) 法律服务、书画工作展现新面貌/ 354 五、增进同胞心灵契合, 做好新时代祖统工作/ 357 (一) 学习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 357 (二) 加强涉台参政议政/ 359 (三) 广泛凝聚两岸各界共识/ 362 (四) 持续推动两岸交流合作/ 364 (五) 完善机制建设, 保障全党祖统工作有序开展/ 369 附录  大事记/ 373 后记/ 449 序言/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