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徐州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徐州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 字数: 3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46592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以区域“以水定地”可用水资源量作为**的刚性约束目标,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方案;根据区域农业可分配水量、耕地面积、涝渍风险度评估和供排水条件,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和作物种植布局;依据作物生长所需的农田水分适宜指标(灌溉指标、涝渍综合排水指标),通过灌排蓄渗降工程技术创新,将超设计标准暴雨入渗或错峰排水实现源头减排,将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通过土壤储蓄实现时空均衡调节,从而达到农田蓄雨、排涝、降渍、防污和保证灌溉水有效利用的综合效果。这也是新形势下全面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推动农田水利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徐州市地处黄淮海平原,位于南北方过渡地带、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区域水旱灾害突出,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徐州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可为黄淮海平原及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目录
1 徐州自然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河流水系
1.3 气候特征
1.4 水文特征
1.5 地层及第四系地质
1.6 浅层地下水
1.7 作物需水量
2 徐州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创新技术研究内容
2.1 水利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2.2 开展研究的必要性
2.3 易涝农田灌排蓄渗降系统治理的内涵
2.4 研究内容
3 徐州易涝渍区区划研究
3.1 主要水灾害区特点
3.2 徐州易涝渍区分析评价与区划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