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常态下农民工体面就业评价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农民工体面就业评价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

  • 字数: 2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静
  • 出版日期: 2024-0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609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如何解决农民工体面就业的现实问题,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体面就业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计量分析法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农民工体面就业的前因变量和后效变量,最后得出结论:多方合作型农民工体面就业实现机制新模式构建是提升农民工工作生活质量、提高组织绩效和有效构建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较佳途径。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如何解决农民工体面就业的现实问题,对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体面就业状况展开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本书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计量分析法,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农民工实现体面就业的前因变量和后效变量。笔者研究发现,构建多方合作型农民工体面就业实现机制新模式是提升农民工工作与生活质量、组织绩效和有效构建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较佳途径。通过理论构思,本书构建了农民工实现体面就业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八个相关理论研究假设,从理论视角构建了农民工体面就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相关性和隶属度分析方法对理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权重赋值体现各评价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故本书提取权重赋值前10位评价因素进行排序;本书把最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成问卷,并采用同度量化方法把调查问卷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同度量化处理,构建了农民工体面就业指数评价结构模型,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农民工体面就业指数;采用相关性和边际效应分析法对前述八个相关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所有理论假设均得到验证。
作者简介
陈静,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人才研究会理事,2014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劳动经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承担科研项目21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市厅级4项,校级课题2项);获四川省职业技能开发协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2项成果分别获得社会服务及成果转化。出版和参与出版专著7部,出版教材3部,其中一部独著获2017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排名第一;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2.3研究述评
1.3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思路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分析法
1.4.2调查研究法
1.4.3计量分析法
1.5研究的创新之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