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

  • 字数: 3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周密
  • 出版日期: 202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831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融合劳动价值论、新熊彼特理论和供需均衡模型三大理论方法,尝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改什么、特殊在哪里和怎么办”五大核心问题进行系统论证。
本书按照“收入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化是起因,部门结构调整是切入点,劳动结构调整是关键”的思路,从收入结构均衡化、部门结构协同化、供需结构适配化、劳动结构层次化、治理结构现代化“五化”角度提炼新时期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体系重构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周密,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体系等。已出版著作3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等高质量CSSCI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和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天津社科基金等60多项重量和省部级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天津市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天津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天津统战部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战略意义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五问”
第三节 研究结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第二章 中西方结构性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西方结构性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西方结构性改革研究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启示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需求结构演变
第一节 古典马克思时代的需求侧结构特征和供给侧配置资源方式
第二节 新古典工业时代的需求侧结构特征和供给侧配置资源方式
第三节 后工业时代的需求侧结构特征和供给侧配置资源方式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起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解决困境
第二节 退出价格与饱和需求的引入:理论基础
第三节 中国式产能过剩:普通商品市场的均衡分析
第四节 不同过剩的进一步认识
第五节 中国式产能过剩:住房特殊商品市场的均衡分析
第六节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殊性:部门结构调整
第一节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殊性的国内讨论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殊性的理论模型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特殊性的进一步实证:房地产部门的优先调整
第一节 住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住房市场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中国住房市场的经济学解释:供需均衡模型的拓展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和分析
第五节 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效机制设计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动力:劳动结构调整
第一节 生产消费过程与供给侧的社会价值生产实现过程
第二节 理论模型的设计
第三节 实证检验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新时期的认知性劳动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
第一节 后工业化时代供给侧增长的特征化事实
第二节 后工业化时代互联网影响供给侧增长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模型
第四节 认知性劳动与研发性劳动对供给侧的影响机制检验
第五节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两种范式的比较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方式与配套体系
第一节 国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方式与配套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方式与配套体系
第三节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