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饭菜就是特效药:365天说健康

饭菜就是特效药:365天说健康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翁维健
  • 出版日期: 2015-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8403974
  • 版次: 1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翁维健编著的《饭菜就是特效药(365天说健康)/家庭书架》是一本温暖人心的健康“老人言”,一本顺时而养的健康智慧书。
作者是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开创者、食疗药膳名家、被誉为“中医老顽童”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翁维健教授。
有健康才有未来。年过八旬的翁老认为,每一天都是健康的基石,要想身体健康,必须从过好每一天开始。翁老结合365天中每一天的不同特点,本着顺应自然的精神,顺时而养,告诉读者如何跟着日子养身体。
翁老言语中肯、贴心,每一个健康提醒都是一个健康励志警句,给出的每一个健康方法都易做、安全、有效,无处不体现着大道至简的中医食疗食养精髓。
作者简介
翁维健:食疗药膳名家,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创始人,被誉为“中医老顽童”。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药教研室副主任,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主任,中医营养教研室主任等职务。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药膳食谱集锦》《中医饮食营养学》《食补与食疗》《传统膳食宜忌》《中国饮食疗法》(中文繁体)《家庭食事疗法》(日文)《中国药膳食谱》(中英文),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年来曾多次赴美、法、意、日、非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进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目录
春季篇
立  春
助阳升发,激发身体原动力
韭苗香饼齐报春
顺着天时,应着地力,“生”“发”阳气
初春食疗:百药不如它
花美果香,补气防春困
甜腻的时光:情人节里优选的馈赠
菊花玫瑰“疏肝茶”:心生一刻欢喜
雨  水
气温回升,乍暖还寒
“春捂”,宜恰到好处
春寒料峭,美食防寒扰
细枝末节,使换季更精致
一片口罩行过春天
惊  蛰
春雷萌动,润燥好时节
百草缓解春季过敏之义
“中春”时节吃香椿
冰雪消融之时,最宜养肝
善待耳朵,让倾听变得真切
春  分
百草萌芽,防治旧疾
美颜食疗品,给肌肤好看的承担
由外及内,保持肌肤的澄澈
最平凡无奇的秀发守护方案
滋养秀发的香草传奇
最食人间烟火味的轻盈方案
女子,应被春意温柔相待
有情安神之品并非徒有虚名
一剂清脑味精
养肺润肺思保暖
清  明
清明怀古
“寒食”:祭祖与祝愿
节日故事:“寒食”与“寒食节”
谷  雨
健脾除湿心畅达
“清明”至“谷雨”采茶忙
转化的力量
夏季篇
立  夏
告别春天,安然度夏
不要辜负夏季明媚的阳光
一纸健康食谱,一个健康承诺
小  满
健脾祛湿食清淡
初夏白菜:一清二白,平凡效不凡
芒  种
补益心肺,饮食清淡
大汗淋漓正当夏,眼睛也要减减负
夏  至
睡得香,寿而康
茶香,才是暑伏真滋味
春去夏到,清凉如沁心饮
炎夏,关于水的故事
酷暑,让自己的肺免于哀伤
两千多年前的甘醇流行味
给桃、杏、李正名
端  午
端午怀古
粽子的起源与演变
香糯,也应适可而止
渐行渐远的端阳旧俗
小  暑
少动多静心平和
大自然的馈赠:晚夏瓜果
黄瓜:蔬菜中的皇帝
苦瓜:圆熟妙味
丝瓜:每一口都很实在
冬瓜:沉甸甸的甘美
大  暑
避暑降温远生凉
晚夏话荷莲
荷叶:绿之魅
莲子:真味只是淡
藕:根茎的好归宿
藕粉:封存的甜蜜
秋季篇
立  秋
秋风起,防秋燥
秋季饮食,只求好适
勿要让秋天阳光伤害容颜
立秋寂寂,清凉处世
“贴秋膘”,细品生活的浓香
处  暑
防“秋冻”,佑安康
让“悲秋”渐行渐远
人间有情是七夕
白  露
润燥滋阴多补水
你的记忆飞走了吗?
秋  分
养阴润肺思保暖
秋季,聊聊关于“他”的故事
中  秋
月圆之日,天涯共此时
一枚月饼,一片乡情
月饼的风味
不可辜负的香甜
寒  露
送一片清心给高血压患者
水润少辛,吃掉高血压
中医说高血压
远离燥寒,乐观豁达
重  阳
两九相重,故名“重阳”
敬老爱老,别让老人的心“着了凉”
霜  降
食补养身防受寒
深秋话甘薯
冬季篇
立  冬
冬季养生:顺应天气,顺应节气
冬季饮食:避寒忌咸是关键
初冬温补不宜自作主张
小  雪
雪满天,温补防燥寒
降糖,食中有道
大  雪
御寒养阳多进补
深冬、隆冬多注意,健康其实很容易
“腊月”的养生措施仍是防寒驱寒
七宝五味腊八粥
三九寒冬来袭,调养、防寒双管齐下
小  寒
养身防寒攻略
腊月二十三“吃糖瓜”
大  寒
大寒:防御风寒
春  节
新旧年交替,与健康不见不散
大年初一吃“饺子”有讲究
吃饺子的古代医学传说
吃饺子如何吃出健康
吃年糕期盼“年年高”
大年初二吃寿面
年初三吃“合子”
大年初五为何还吃饺子
正月十五吃元宵
过春节多“上火”
如何应对节后“食积”
应对节疲乏综合征
“龙抬头”:但求五谷丰登
附录 中医常用名词解释
后记
摘要
    睡得香,寿而康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在农历夏至后第3个庚日即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会因此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还有一些人会因此变瘦,即“枯夏”。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长,但这一天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夏至节气,最重要的养生功课就是要睡“子午觉”,也就是每天的子时和午时都进入睡眠状态。在这个节气把“子午觉”睡好了,就是优选的保养方式了。
     茶香,才是暑伏真滋味
     夏天优选的饮料就数中国茶了。不论是什么品种的茶叶,都带有一些苦味。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中医理论认为,不管是药物还是食物,凡是带有苦味的就有4大功效:清热,泻火,解毒,坚阴(坚阴,是固守护保佑体内阴液之意)。而茶叶恰恰就具备这4种功效,特别是绿茶。另外,喝茶还能清心,宁神,益智,除烦,由此便派生出茶道、茶艺、茶画等茶文化。
     春去夏到,清凉如沁心饮
     西瓜汁
     西瓜,去籽,用榨汁机榨取汁液,代水饮用,可预防夏季中暑,并适用于有发热、大汗、口渴、烦躁、神志不清、尿少等症状的中暑者。
     【按语】  用西瓜瓤和芒硝制成的中成药“西瓜霜”,外用有治疗疮痈肿毒和口腔黏膜溃疡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抑菌、抗炎镇痛作用。
     枇杷叶竹叶茶
     取枇杷叶、竹叶、鲜芦根各60克,洗净,剪成粗末,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去药渣。滤液调加白糖适量,趁热代茶饮用。每日1~2次。本品清暑热,生津,止消渴,为清暑佳品,并适用于肺胃热邪,发热咳嗽,咳痰稠黏,口渴津少等症患者应用。
     【按语】  鲜芦根也可用1/3量的干芦根饮片代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枇杷叶具有抑菌,清咽,祛痤疮的功效。
     荷叶汁
     鲜荷叶2张,洗净,剪碎,放入榨汁机中,加凉开水1000毫升,榨取鲜汁,放锅中,加冰糖适量,以小火加热至沸即可。代茶频饮。本品具有清热解暑功效,并适用于脾虚胃热的泄泻患者。
     【按语】  荷叶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改善睡眠,降血脂,降血糖,保护肝脏,减肥,祛痤疮和通便等作用。
     鲜藕生姜凉茶
     取肥嫩鲜藕100克,切成片,生姜5克,切成片放入不锈钢锅内,加水1碗半,用小火煮30分钟即可。饮前放入适量白糖搅匀。每日1~2次,代茶饮用。藕,凉血散瘀;生姜,辛散开胃,止呕。本品适用于中暑烦渴,欲呕,目赤热痛,小便赤热疼痛等症的患者。
     【按语】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伏阴”,生姜在本品中能起到温中祛寒的作用。
     藕粉
     藕粉,不拘量,放入碗中,加凉水适量,调成糊状备用。将水烧开,再调入藕糊,搅匀,成半透明状即可,趁热食用。食用时可加入少量白糖。藕粉,味甘、咸,性平。具有调中开胃,补髓益血,通气分,清表热,安神醒脑,解暑生津,消食止泻的功效,夏季常作小吃食用,可清暑益气。
     P73-7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