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清江壮歌(精编版)/马识途文集
字数: 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 马识途
出版日期: 2020-11-01
商品条码: 9787541158452
版次: 2
开本: 32开
页数: 46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6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1941年,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掀起反共高潮,实行法西斯统治,特务组织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清江地下党组织遭受敌人和叛徒的破坏,被捕入狱的贺国威、柳一清、章霞等党员,同敌人进行了英勇斗争。他们同狱外党组织密切配合,仔细调查,一次又一次地揭露敌人和叛徒的无耻阴谋,又采取调虎离山计,袭击监狱,救出了大部分同志,获得了重大胜利,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崇高品德。
作者简介
马识途,原名马千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15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国文学系。马识途自少年时代起即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后长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出生入死,功绩卓著。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建设委员会主任、厅长及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科委副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中国国际笔会中心理事直至离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坚持革命文艺创作,几十年来写下了700余万字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自1935年起至今,马识途已在全国报纸杂志共发表长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19部,其中,长篇小说《清江壮歌》、短篇小说《老三姐》《找红军》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引起了文坛轰动,新时期以来,又重振精神,接连发表、出版了一系列长篇新著和散文杂文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深得文学界好评。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尾章
《清江壮歌》创作的前前后后(后记)
摘要
一九六〇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前一天,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快车,正在华北大平原上奔驰。现在正是黄昏时候,太阳庄严地落到远远的西山背后去了,天边燃烧着的彩霞也慢慢地熄灭了。蜿蜒的西山,在明净的淡青色的天幕上,画上一条柔和的曲线,在曲线上浮动着几片灰色的云和几只归鸦,在曲线下闪动着几点星火和村子里升起来的炊烟。天色慢慢地黑下来了,大地一片寂静。 在软席卧车的走道上,任远默默地站在大玻璃窗前已经很久了。他不是在欣赏北方大平原上特有的落日胜景,而是触景生情,陷入了深沉的回忆…… 那是在二十三年前的夏天,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前,任远和他在北平工学院要好的一位叫柳一清的女同学,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所组织的农村工作队,到农村去宣传抗日,他们就被分配在西山脚下一个山村里工作。现在还能从火车上依稀辨认那个山村的方位,那是一段充满着革命激情的生活,到现在任远似乎还能听到那些激昂慷慨的演说,那些农民家里油灯下诉说不完的辛酸历史,那些关于人生哲学、关于人类理想的热烈的争论,特别使他不能忘怀的是柳一清那动人的歌声,正是在这黄昏时候,从那田野上,从那枣树林边升了起来,和那夕阳的金光一样明亮,似乎现在还听得见饱含着感情的《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 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 后来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任远和柳一清奉了党的指示,绕道从平汉铁路南下到武汉去。记得也是这样的黄昏,也是在这大平原上飞驰的火车车厢里,他俩并肩地站在玻璃窗前,观赏平原落日,他们深深为祖国的壮丽河山所激动,又为敌人踏碎祖国的河山而愤慨。他们特别怀念美丽的故都。那为敌人的铁蹄践踏着的古城呀,你等着吧,我们一定要回来,要带着刀剑、乘着风暴,重新回到你的怀抱里来!他们不禁激昂地唱起《打回老家去》的歌子来…… 现在,任远向自己的肩旁看了一眼,空无一人,他的眉头紧锁起来。曾经和他在火车上低声倾诉抗日救国的热忱和向往于美丽的革命理想的人,曾经和他并肩站在火车窗前,一同欣赏祖国壮丽河山的人,早已不在人间。她为了祖国,为了革命,十九年前,在国民党的监狱里献出了她那正像火一样燃烧着的青春。她生下的女儿才满一个月,就随她入了监狱。她牺牲后,女儿下落不明。 任远从敌人的追捕中改名换姓,坚持工作,为了革命,在天南地北奔走。他和群众一起忍受过多少艰难困苦,也享受过多少战斗胜利的欢乐。他曾经多次穿过敌人阴谋设下的罗网,也曾经多次为同志的不幸牺牲而震悼,他和同志们一起,更加忘我地工作起来。为了党的事业,他远行千里,在闭塞的山林茅屋里,和农民兄弟商量过武装暴动;也曾经躇伏在污浊的贫民窟里,和工人同志讨论过罢工斗争。他扮成游乡货郎,在运送布头针线的时候传播革命道理,也曾经站在大学讲坛上,用真理的烈火去点亮青年们的心。他的衣襟上扑满过中原的滚滚黄沙,浸透过江汉的迷雾淫雨,堆积过高原的凛冽霜雪,映照过滇池的湖光云影。他就是在这些群众的革命斗争中,磨炼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在艰苦的斗争中,逐渐变得坚强起来。一任风云变幻,江河长逝,他总是跟着党走,坚持革命。但是,在回忆那艰苦的岁月时,他不能抑制自己对于英勇牺牲的战友和柳一清的怀念,也不能打消他对于寻访柳一清的遗女的信念。他不止一次梦见过柳一清和同她一起牺牲的战友,也不止一次梦见过他的女儿。 一九五八年的冬天,任远到北京开会,遇到他和柳一清的老上级钱瑛同志,谈到了寻访柳一清遗女的事。他的老上级批评他在这件事情上“孤军奋战”的错误做法,说他也算得是一个老干部了,竟然在这个问题上忘记了向党请示和依靠群众。任远解释说:“这样一件个人私事,怎好去麻烦党呢?” “这怎么能算是一件个人私事呢?”钱瑛同志严肃地说,“柳一清同志是我们党的好女儿,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了,只留下这一点骨肉,直到现在下落不明,我们能不管吗?要知道,这不仅是在给你找女儿,更重要的是在寻找烈士的后代呀。” 这一句话把任远说开了窍,他回去后报告了省委,省委把他介绍给公安厅,徐厅长亲自接见他,热情地告诉他:“不要说是寻找一位烈士的遗文,就是一件普通的失踪案件,我们也要认真查找。你放心,我们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看起来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一落进它自己发展的正常轨道里去,便显得大有希望了。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