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信系统微波滤波器――基础、设计与应用(第二版)

通信系统微波滤波器――基础、设计与应用(第二版)

  • 字数: 112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英) Richard J. Cameron, (加) Chandra M. Kudsia, Raafat R. Mansour著 著 (英)Richard J. Cameron,(加)Chandra M. Kudsia,(加)Raafat R. Mansour著 译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470967
  • 版次: 2
  • 开本: 其他
  • 页数: 68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前两章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常用的滤波器函数特性, 以及计算机综合和优化方法; 第5章描述了二端口网络的表示方法, 以及多端口网络的分析; 第6章至第8章叙述了各类滤波器传输函数及其电路网络综合方法, 深入讲解了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理论; 第9章和第10章详细说明了各种滤波器耦合矩阵, 以及相关拓扑结构的综合方法与应用; 第11章介绍了各类微波谐振器的理论与应用等。
目录
  *1章射频滤波器——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概论 

1.1通信系统模型 

1.1.1通信系统的组成 

1.2无线频谱及其应用 

1.2.1微波频率下的无线传播 

1.2.2作为自然资源的无线频谱 

1.3信息论的概念 

1.4通信信道与链路预算 

1.4.1通信链路中的信号功率 

1.4.2发射与接收 

1.5通信系统中的噪声 

1.5.1邻近同化信道干扰 

1.5.2邻近交化信道干扰 

1.5.3多路径干扰 

1.5.4热噪声 

1.5.5级联网络中的噪声 

1.5.6互调噪声 

1.5.7非理想信道的失真 

1.5.8射频链路设计 

1.6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解调方案 

1.6.1幅度调制 

1.6.2基带信号的组成 

1.6.3角调制信号 

1.6.4频率调制系统和幅度调制系统的对比 

1.7数字传输 

1.7.1抽样 

1.7.2量化 

1.7.3脉冲编码调制系统 

1.7.4脉冲编码调制系统的量化噪声 

1.7.5二进制传输中的误码率 

1.7.6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案 

1.7.7*级调制方案 

1.7.8服务质量和信噪比 

1.8系统的通信信道 

1.8.1接收分 

1.8.2信道器分 

1.8.3高功率放大器 

1.8.4发射机分的架构 

1.9蜂窝系统中的射频滤波器 

1.10宽带无线通信 

1.11系统需求对射频滤波器指标的影响 

1.11.1频率规划 

1.11.2干扰环境 

1.11.3调制方案 

1.11.4高功率放大器性 

1.11.5通信链路中射频滤波器的位置 

1.11.6工作环境 

1.11.7微波滤波器技术的限制 

1.12和蜂窝通信对滤波器技术的影响 

1.13小结 

1.14原著参考文献 

附录1A互调失真小结 

*2章电路理论基础——近似法 

2.1线性系统 

2.1.1线性的概念 

2.2系统的分类 

2.2.1时变系统和时不变系统 

2.2.2集总参数系统和分布参数系统 

2.2.3时系统和动态系统 

2.2.4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 

2.3电路理论的演化 

2.3.1电路元件 

2.4线性系统在时域中的网络方程 

2.5频域指数驱动函数的线性系统网络方程 

2.5.1复频率变量 

2.5.2传输函数 

2.5.3连续指数的信号表示 

2.5.4电路网络的传输函数 

2.6线性系统对正弦激励的稳态响应 

2.7电路理论近似法 

2.8小结 

2.9原著参考文献 

第3章无耗低通原型滤波器函数性 

3.1理想滤波器 

3.1.1无失真传输 

3.1.2二端口网络的*大传输功率 

3.2双端无耗低通原型滤波器网络的多项式函数性 

3.2.1反射系数和传输系数 

3.2.2传输函数和征多项式的归一化 

3.3理想低通原型网络的征多项式 

3.4低通原型滤波器的性 

3.4.1幅度响应 

3.4.2相位响应 

3.4.3相位线性度 

3.5不同响应波形的征多项式 

3.5.1全点原型滤波器函数 

3.5.2含有限传输零点的原型滤波器函数 

3.6原型滤波器 

3.6.1*大平坦滤波器 

3.6.2切比雪夫滤波器 

3.6.3椭圆函数滤波器 

3.6.4奇数椭圆函数滤波器 

3.6.5偶数椭圆函数滤波器 

3.6.6含传输零点和*大平坦通带的滤波器 

3.6.7线性相位滤波器 

3.6.8*大平坦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椭圆函数(B类)滤波器的比较 

3.7通用设计表 

3.8低通原型滤波器的电路结构 

3.8.1原型网络的变换 

3.8.2变换后的滤波器频率响应 

3.9滤波器的损耗影响 

3.9.1损耗因子δ与品质因数Q0的关系 

3.10不对称响应滤波器 

3.10.1正函数 

3.11小结 

3.12原著参考文献 

附录3A通用设计表 

第4章征多项式的计算机辅助综合 

4.1对称低通原型滤波器网络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4.2目标函数的解析梯度 

4.2.1无约束目标函数的梯度 

4.2.2不等式约束条件的梯度 

4.2.3等式约束条件的梯度 

4.3滤波器的化准则 

4.3.1切比雪夫滤波器 

4.3.2反切比雪夫滤波器 

4.3.3椭圆函数滤波器 

4.4新型滤波器函数的生成 

4.4.1等波纹通带和等波纹阻带 

4.4.2非等波纹阻带和等波纹通带 

4.5不对称滤波器 

4.5.1切比雪夫通带的不对称滤波器 

4.5.2任意响应的不对称滤波器 

4.6线性相位滤波器 

4.7滤波器函数的关键频率 

4.8小结 

4.9原著参考文献 

附录4A一个殊的八滤波器的关键频率 

第5章多端口微波网络的分析 

5.1二端口网络的矩阵表示法 

5.1.1阻抗矩阵[Z]和导纳矩阵[Y] 

5.1.2[ABCD]矩阵 

5.1.3[S]矩阵 

5.1.4传输矩阵[T] 

5.1.5二端口网络的分析 

5.2两个网络的级联 

5.3多端口网络 

5.4多端口网络的分析 

5.5小结 

5.6原著参考文献 

第6章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函数的综合 

6.1二端口网络传输参数S21(s)和反射参数S11(s)的多项式形式 

6.1.1ε和εR的关系 

6.1.2[ABCD]传输矩阵多项式与S参数的关系 

6.2确定分母多项式E(s)的交替点方法 

6.3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函数多项式的综合方法 

6.3.1多项式的综合 

6.3.2递归技术 

6.3.3对称与不对称滤波器函数的多项式形式 

6.3.4广义切比雪夫原型带内反射*大值和带外传输*大值的位置求解 

6.4预失真滤波器性 

6.4.1预失真滤波器网络综合 

6.5双通带滤波器变换 

6.6小结 

6.7原著参考文献 

附录6A多端口网络复端阻抗 

第7章电路网络综合方法 

7.1电路综合方法 

7.1.1三网络的[ABCD]矩阵构造 

7.1.2网络综合 

7.2耦合谐振微波带通滤波器的低通原型电路 

7.2.1变换器电路的[ABCD]多项式综合 

7.2.2单端滤波器原型的[ABCD]多项式综合 

7.3梯形网络的综合 

7.3.1并联耦合变换器的提取过程 

7.3.2并联导纳变换的提取过程 

7.3.3原型网络的主要元件汇总 

7.4(4-2)不对称滤波器网络综合示例 

7.4.1谐振器节点变换 

7.4.2变换器归一化 

7.5小结 

7.6原著参考文献 

第8章滤波器网络的耦合矩阵综合 

8.1耦合矩阵 

8.1.1低通和带通原型 

8.1.2一般N×N耦合矩阵形式的电路分析 

8.1.3低通原型电路的耦合矩阵构成 

8.1.4耦合矩阵形式的网络分析 

8.1.5直接分析 

8.2耦合矩阵的直接综合 

8.2.1N×N耦合矩阵的直接综合 

8.3耦合矩阵的简化 

8.3.1相似变换和矩阵元素消元 

8.4N+2耦合矩阵的综合 

8.4.1横向耦合矩阵的综合 

8.4.2N+2横向耦合矩阵到规范折叠形矩阵的简化 

8.4.3实用范例 

8.4.4复端网络N+2耦合矩阵综合 

8.5奇偶模耦合矩阵综合方法:折叠形栅格拓扑 

8.5.1直耦合 

8.5.2对角交耦合 

8.5.3奇数网络中的等分中心谐振节点 

8.5.4对称栅格网络的奇偶模电路 

8.5.5传输多项式和反射多项式的奇偶模导纳多项式设计 

8.5.6对称栅格网络耦合矩阵的综合 

8.6小结 

8.7原著参考文献 

第9章折叠耦合矩阵的拓扑重构 

9.1双模滤波器的对称实现 

9.1.1六滤波器 

9.1.2八滤波器 

9.1.3十滤波器 

9.1.4十二滤波器 

9.2对称响应的不对称实现 

9.3Pfitzenmaier结构 

9.4级联四角元件——八及以上级联的两个四角元件 

9.5并联二端口网络 

9.5.1偶模和奇模耦合子矩阵 

9.6闭端形结构 

9.6.1闭端形结构的扩展形式 

9.6.2灵敏度分析 

9.7小结 

9.8原著参考文献 

*10章提取点和三角元件的综合与应用 

10.1提取点滤波器的综合 

10.1.1提取点元件的综合 

10.1.2提取点综合示例 

10.1.3提取点滤波器网络的分析 

10.1.4直接耦合提取点滤波器 

10.2带阻滤波器的提取点综合方法 

10.2.1直接耦合带阻滤波器 

10.3三角元件 

10.3.1三角元件的电路综合方法 

10.3.2级联三角元件——耦合矩阵方法 

10.3.3基于三角元件的*级电路综合方法 

10.4盒形和扩展盒形拓扑 

10.4.1盒形拓扑 

10.4.2扩展盒形拓扑 

10.5小结 

10.6原著参考文献 

*11章微波谐振器 

11.1微波谐振器结构 

11.2谐振频率计算 

11.2.1常规传输线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11.2.2计算谐振频率的横向谐振法 

11.2.3任意外形谐振器的谐振频率 

11.3谐振器的无载Q值 

11.3.1常规谐振器的无载Q值 

11.3.2任意外形谐振器的无载Q值 

11.4有载和无载Q值的测量 

11.4.1使用反射系数的化显示模式测量无载Q值 

11.4.2使用反射系数的线性显示模式测量无载Q值 

11.5小结 

11.6原著参考文献 

*12章波导与同轴低通滤波器 

12.1公比线元件 

12.2低通原型传输多项式 

12.2.1*二类切比雪夫多项式 

12.2.2Achieser-Zolotarev函数 

12.3分布梯阻抗低通滤波器的综合实现 

12.3.1ω平面到θ平面的传输函数S21的映射 

12.3.2梯阻抗低通原型电路的综合 

12.3.3实现 

12.4短梯变换器 

12.5混合集总/分布参数低通滤波器的综合与实现 

12.5.1传输和反射多项式的构成 

12.5.2皱折低通原型滤波器电路的综合 

12.5.3应用 

12.6小结 

12.7原著参考文献 

*13章单模和双模波导滤波器 

13.1滤波器综合过程 

13.2滤波器函数设计 

13.2.1幅度化 

13.2.2抑制化 

13.2.3群延迟化 

13.3微波滤波器网络的实现与分析 

13.4双模滤波器 

13.4.1虚拟负耦合 

13.5耦合性修正 

13.6典型耦合矩阵拓扑的双模实现 

13.6.1折叠形拓扑 

13.6.2Pfitzenmaier拓扑 

13.6.3传递形拓扑 

13.6.4级联四角元件 

13.6.5扩展盒形拓扑 

13.7提取点滤波器 

13.7.1点腔和互连短截线 

13.7.2滤波器主谐振腔与点腔之间的相移线段 

13.7.3相邻点腔之间的相移线段 

13.8全感性双模滤波器 

13.8.1等效电路综合 

13.9小结 

13.10原著参考文献 

*14章耦合谐振滤波器的结构与设计 

14.1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的电路模型 

14.2谐振器间耦合计算 

14.2.1电壁与磁壁的对称性应用 

14.2.2利用S参数计算谐振器间耦合 

14.3输入耦合和输出耦合的计算 

14.3.1频域法 

14.3.2群延迟法 

14.4耦合矩阵模型的介质谐振滤波器设计实例 

14.4.1介质谐振器腔体结构的计算 

14.4.2谐振器间耦合膜片尺寸的计算 

14.4.3输入耦合和输出耦合的计算 

14.5阻抗变换器模型的波导膜片滤波器设计实例 

14.6导纳变换器模型的微带滤波器设计实例 

14.7小结 

14.8原著参考文献 

*15章微波滤波器*级电磁设计方法 

15.1电磁综合方法 

15.2电磁化方法 

15.2.1电磁器化法 

15.2.2半电磁器化法 

15.2.3自适应频率采样电磁化法 

15.2.4电磁经网络模型化法 

15.2.5电磁化的多维柯西法 

15.2.6电磁化的模糊逻辑法 

15.3*级电磁设计方法 

15.3.1空间映射法 

15.3.2修正粗糙模型法 

15.3.3滤波器设计的广义修正粗糙模型法 

15.4小结 

15.5原著参考文献 

*16章介质谐振滤波器 

16.1介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计算 

16.2介质谐振器的*确分析 

16.2.1介质谐振器的模式图 

16.3介质谐振滤波器的结构 

16.4介质谐振滤波器设计中的考虑 

16.4.1滤波器可达到的Q值 

16.4.2介质谐振滤波器的谐波性能 

16.4.3温度漂移 

16.4.4功率容量 

16.5其他介质谐振器结构 

16.6低温介质谐振滤波器 

16.7混合介质/导滤波器 

16.8介质谐振器的小型化 

16.8.1常规圆柱介质谐振器制成的四模介质谐振器 

16.8.2半切介质谐振器制成的双模介质谐振器 

16.9小结 

16.10原著参考文献 

*17章全通相位与群延迟均衡器网络 

17.1全通网络的性 

17.2集总元件的全通网络 

17.2.1端接纯阻性负载的对称栅格网络 

17.2.2网络实现 

17.3微波全通网络 

17.4全通网络的物理实现 

17.4.1传输型均衡器 

17.4.2反射型全通网络 

17.5反射型全通网络的综合 

17.6实际窄带反射型全通网络 

17.6.1C类波导全通均衡器网络 

17.6.2D类波导全通均衡器网络 

17.6.3窄带TEM传输线电抗网络 

17.6.4多耦合腔体电抗网络 

17.7全通网络的化准则 

17.8全通网络的损耗 

17.9均衡器的折中设计 

17.10小结 

17.11原著参考文献 

*18章多工器理论与设计 

18.1概述 

18.2多工器的构造 

18.2.1混合电桥耦合结构 

18.2.2环形器耦合结构 

18.2.3定向滤波器结构 

18.2.4多枝节耦合结构 

18.3射频信道器(多工器) 

18.3.1混合电桥分支网络多工器 

18.3.2环形器耦合多工器 

18.3.3路径失真 

18.4射频合路器 

18.4.1环形器耦合多工器 

18.4.2混合电桥耦合滤波模块多工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