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收人分配、内生需求与供给侧协同下的经济增长 非主流理论视角

收人分配、内生需求与供给侧协同下的经济增长 非主流理论视角

  • 字数: 3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480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批判主流经济学的分配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关于分配与增长关系的理论脉络,发展了一套体现收入分配、有效需求与供给效率之间互动关系的宏观动态学理论框架。立足该理论框架,本书重新审视了欧美经济危机乃至“百年大变局”背后的矛盾运动规律,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对我国的政策启示,即通过内生于收入分配改善的需求侧“主轮驱动”与供给侧动态协同,促成双循环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者简介
本书在回顾、批判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整合、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的分配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内生需求与供给侧要素协同作用的理论框架。该理论系统阐述了制度供给决定的收入分配如何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增长区制”相匹配以实现内生需求的创造,以及技术和要素供给约束如何影响增长与分配的动态互动,进而从供需协同的视角揭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立足该理论,通过反思2008年欧美经济危机以及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根源,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宏观互动关系展开实证研究,进而为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出若干启示与建议。本书不仅为我国在共同富裕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是批判性地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一次有益尝试。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与中国
1.2研究目标与特色
1.3理论正名
1.4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第2章主流经济学派的分配与增长理论:回顾与批判
2.1传统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中的分配——增长关系
2.2实证应用:解释全球性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2.3新增长模型中的分配——增长关系
2.4对主流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系统性批判1
第3章:马克思主义的分配与增长理论
3.1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
3.2分配与增长的微观经济学:劳动过程理论
3.3分配与增长的制度经济学:“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与调节理论
3.4分配与增长的宏观经济学:周期性危机理论
第4章后凯恩斯主义的分配与增长理论
4.1后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4.2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
4.3收入分配、内生需求与供给侧协同:非主流理论视角的初步整合
第5章理论整合与模型构建
5.1立论前提:需求决定的增长
5.2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动态化B-M模型
5.3增长对分配的影响
5.4增长与分配的互动
第6章模型扩展
6.1模型扩展:引入技术进步
6.2引入开放经济
6.3收入分配、内生需求与供给侧协同:进一步整合的理论框架
第7章欧美经济危机的根源:收入分配与内生需求的视角
7.1危机发生的制度根源
7.2危机发生的内在机理
7.3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治理:也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8章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8.1理论模型
8.2既有实证研究述评
8.3实证分析
8.4来自实证研究的启示: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
第9章结语:以收入分配改善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9.1主要论点总结
9.2对话昂格尔:共鸣与商榷
9.3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9.4主要不足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